(名数)临济曹洞二家各立四宾主,其义不同。临济之宾主为师弟之别名:一主中主,有师家鼻孔者。二宾中主,有学人鼻孔者。三主中宾,无师家鼻孔者。四宾中宾,无学人鼻孔者。曹洞之宾主为体用之异名。一主中宾,体中之用也。二宾中主,用中之体也。三宾中宾,用中之用,于头上安头也。四主中主,体中之体,物我双亡,人法俱泯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堂塔)书法身偈而藏之者。寄归传四曰:或积为聚,以砖里之,即成佛塔。或置空野,任其销散。西方法俗莫不以此为业...如世尊说。有虚诳语者。或对平正。或对大众。或对王家。或对执理。或对亲族。同检问言。咄哉男子。汝知当说。不知勿...何等所分别相差别?谓即蕴界处法。...(术语)梵语曰誐罗娑他Gṛhastha,言在家之人也。...又作断知。谓周遍了知四谛之境,由此而断除见、修二惑。即于果(断)附以因之名,称为断遍知。断遍知以择灭为体,...又作佛钵盂。指佛陀所持用之食钵。佛所持者为石钵,比丘不得蓄之。据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下载,佛陀初成道时,四天王各...1、一个伟大的事业,也就是向众生开示宇宙人生的真理,以令众生转迷成悟和了脱生死的伟大事业。 2、指人的生死...(人名)又作毕兰陀筏蹉Pilinda-vatsa,比丘名。译曰余习。以有高慢之余习故也。法华文句二曰:毕陵伽婆蹉,此翻余...(术语)佛陀对于众生之根机,而施相应之手段。又禅家之宗匠答学者之问也。...(术语)真言之边际,即至极之义,空平等之真性也。仁王经上曰:以诸法性即真实故,无来无去无生无灭,同真际等法性...(一)胡语褒美之义。据朱子语录载,东晋王导尝谓胡僧曰兰奢待,即胡语之褒誉。或谓兰奢,即兰若,梵语为空静、闲寂之...(龙藏本)...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在佛陀的时代,有一位富翁,他虽然很有钱,但却生性悭贪,经常交代他的儿子:如果有乞丐或出家人来家里 就把他们赶...
为什么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呢?因为在这娑婆世界修行,道业很难进步;往生极乐世界,便容易成就佛果。极乐净土修行容...
如今,不少入了佛门的人,颇费心机地四处奔走、劳身伤财,希望遇到某个道骨仙风或者慈眉善目的高僧,能够单独对自己...人间佛教就是太虚大师最早提出来的人生佛教。信仰佛教,首先把人做好,成为一个完人,由完人到超人,再到超超人,就...卍 生死事大。 卍 吾但知念佛,无他术也。 卍 龙树于龙宫诵出华严,而愿生极乐。普贤为华严长子,而愿生极乐。文殊...有一个小男孩养了一只乌龟,这天,他想尽了办法要让这只乌龟探出头来,可却怎么样也没办法。 他试著用棍子敲它,用...
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现在有许多知识份子激烈地反对因果报应和因果法则,他们从没有仔细地想一想这种见解给社会留下了多大的祸害。 我们...
四宾主
【佛学大辞典】
上篇:四尘 | 下篇:四熏习 |
(人名)又曰跋私。梵音Vatsa,小乘犊子部之祖。佛当时之外道也。后归佛出家。...
法身塔
虚诳语者
所分别相差别
俗人
断遍知
佛钵
一大事
毕陵伽婆蹉
对机
真际
兰奢待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五缸黄金的秘密

暂念弥陀圣号,便胜百年布施功德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惟贤长老:人间佛教就是以做人为主
莲池大师法语开示
微暖代替攻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