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别教缘但中之理,而修位位之行业,此有四门不同:一有门,观虚妄之色尽,别有妙色,名为佛性也。二空门,观如来藏亦空大涅槃亦空也。三亦有亦空门,双观真空妙有也,四非有非空门,观但中法性之理,离四句绝百非言语道断也,见止观六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1388)明初临济宗僧。松江府(江苏)华亭人,俗姓张。号唯庵。幼从无用贵禅师剃发出家,遍叩诸方后,于千岩元...(故事)释尊为悉多太子时,游观四门,见生老病死四苦,深生厌世之心。见本行集经。...(名数)以上三忏中取作法与取相为事忏,无生为理忏。涅槃经十七明阇王忏悔之相,耆婆所教者为事忏,如来所说者为理...陈、隋时僧人,天台宗实际开创者。字德安,俗姓陈。祖籍颍川(今河南许昌),生于荆州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自幼...(术语)由因位之本愿而于永劫积聚功德之佛也。谓阿弥陀佛。...(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二十九愿之名,令极乐之往生人得辩才与智慧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名数)一欲漏,欲界中除无明,其余一切之烦恼名之。二有漏,色无色界中除无明,其余一切之烦恼名之。三无明漏,三...(名数)华严经十地品中第九善慧地之菩萨,修行一切功德之愿行,为大法师,能守护如来之法藏,以无量之善巧智慧辩才...指佛世时,印度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梦见一[叠*毛]裂为十八片,佛陀记为其示寂之后,教团分十八派之征兆。[南海寄归...日本佛教用语。又作经流。于经木上写亡者之戒名、法名,放入水中流走,称为经木流。系为日本大阪四天王寺,于春秋两...华严经随疏演义云:一断一切断者,谓上根之人;断惑无渐次也,中下之人;不知妄惑,即是真智。所以断惑有其渐次,上...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然世之所谓修净土者。不可以不信也。净土乃西方极乐世界。...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优婆塞戒经...
在非洲的戈壁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它的花期很短,仅仅两天的工夫,便随母株一起香消玉陨。然而谁能想象,依米花...
吴兴县(湖州)有一位大中丞(巡抚),他的先父曾经当过郡府的刑杖手。工作虽属卑贱,但心地忠厚,常怀济人危难之念...
以这种顺从本愿而产生的愿望的力量,在临终具足十念。在古德的注解当中,大部分都说这个十念就是临终的十句佛号。 ...
一次,比丘们问佛:世尊!您成正觉后,曾入娑罗聚落乞食,却一无所得,空钵而还;这是什么样的因缘呢?佛陀回答:这...
饮食于人,关系甚大。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故曰食为民天。然天地既为人生种种谷,种种菜,种种果。养人之物,亦良多...
问: 有很多人动员我们,不要学《金刚经》、《楞严经》,让我们念佛。我用《六祖坛经》里面的一句话说:何其自性,...
无愿行不名真信,无行信不名真愿,无信愿不名真行。今全由信愿称名,故信、愿、行三,声声圆具。所以名多善根福德因...
一日,祖钦禅师问原妙禅师:日间清醒时,还作得主么? 原妙禅师说:作得主。 祖钦禅师又问:睡梦中作得主么? 原妙...
别教四门
【佛学大辞典】
上篇:通教四门 | 下篇:圆教四门 |
(植物)梵名,庵摩洛迦果Āmraphala,毗奈耶杂事一曰:余甘子出广州,堪沐发,西方名庵摩洛迦果也。...
德然
四门游观
事理二忏
智顗(538~597)
本愿功德聚
得辩才智愿
三漏
法师十德
梦叠
经木流
一断
【大藏经】龙舒增广净土文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用自己的双手打拼未来

身在公门好修行,走进宝山不空回

临终十念就是临终的十句佛号吗

佛陀乞食空钵而回的因缘

味精能挽劫运说

只念佛不学其他经典可以吗

具足信愿的佛号,才有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