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生住异灭之四相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九上缘惑】 九种缘上界上地所起之惑。即见苦所断之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疑、无明,及见集所断的邪见、见取见...指以一乘之因果为法华经之宗旨。为天台宗所立法华五重玄义之第三。法华经以一乘之因果为宗,此因果之宗为修行之中心...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不犯者,有病,啖薄饼、焦饭,若瓜、甘蔗,啖菜、梨、果、蒱桃(葡萄)、蕊叶心者。”(含注...(术语)净名经曰:我心憍慢者,为现大力士,消伏诸贡高,令住无上道。僧肇曰:慢心自高,如山峰不停水,菩萨现力士...【痴】 p1440 成唯识论六卷八页云:云何为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谓由无明,起疑邪...【二种转】 p0022 如转中说。 二解:显扬八卷三页云:转者:有二种应知。一、暂时转,二、究竟转。暂时转者...唯识宗立五位百法,以总括宇宙万有。五位者: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百法者:心法八,是识的自性...指欲天难化与色天难化。前者执著于上妙之五欲,故难教化;后者执著于世间禅定之乐,故难教化。 p251...【梦的得喻】 p1281 瑜伽八十四卷一页云:又彼诸欲、喻梦所得者:速散坏故。...【起定】 p0937 显扬十九卷九页云:问云何起定?答:谓如有一、于能入定诸行状相,不复思惟:但以不定地分别相...(名数)一,善知识魔。二,三昧魔。三,菩提心魔。是华严经所说十魔中之后三也。...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佛说盂兰盆经...
在一些职场中,工作人员不断增加,但同时也有许多人员离职,流动率似乎很高。有时有人刚到一个新的单位没多久,就感...佛经里说:罪苦众生,往往生在边地下贱之所,不得见佛闻法。 在深夜中做课诵时,常常看到一些壁虎们,在泥塑金身的...
佛陀出世目的主要是宣扬生命的真相,生命真相的主要思想建立在因缘的道理,所谓诸法因缘生。因缘观在佛教的思想分成...
今天雨水纷纷,寒风彻骨,大家不避艰辛的插秧,为了何事呢?昔日百丈惟政禅师向大人说:你为我开田,我为你说大义。...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故经云: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佛者觉也;人有觉心,得菩提道,故名为佛。...一、问:我们怕冤亲债主鬼怪妨碍我们念佛,障碍临终正念,因此到修地藏法门的僧人那里,请他找冤亲债主,替我们超度...
人们穷尽一生珍爱自己的肉身,抹脂涂膏,百般呵护。同时又对异性美色孜孜追求,不折手段,至死不休。人们对美色的贪...问: 有人说:《无量寿经》谈一念净心即得往生,所以我已经往生了,就不需要一天一万声佛号。你一天念一万声佛号,...
四本相
【佛学大辞典】
上篇:四正勤 | 下篇:四本止观 |
【无漏法】 p1050 俱舍论一卷三页云:无漏云何?谓道圣谛,及三无为。何等为三?虚空二灭。二灭者何?择、非择灭。...
九上缘惑
因果为宗
遗落食戒开缘
贡高
痴
二种转
五位百法
二难化
梦的得喻
起定
三魔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如何调整常想换工作的心态
业障可畏,地狱非虚

一念不生全体现,一念方动乌云遮

情不附物,物岂碍人
【推荐】达摩大师悟性论
昌臻法师《05年6月答西昌居士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