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依人人之机根,而观世间有等差。凡夫观三界之乐,欢喜游戏而不觉知。二乘观三界之苦,如火宅不安。菩萨观三界之空缘想见相犹如空花。诸佛观三界为唯心,世间诸物皆为妙明之心。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亦名:兰若安坐受食戒犯缘、有难兰若受食戒犯缘 戒本疏·四提舍尼法:“五缘成:一、是兰若险处,二、先不语知,三...(天名)那罗延天也。涅槃经二十四曰:八臂天摩醯首罗天。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八臂天此云那罗延天。...梵语 pacaūrdhvabhāgīya-sajyojanāni。指顺益上分界之五种结惑。全称五顺上分结。略称五上结、五上。结,系缚、...因明用语。印度新因明论师商羯罗主总括因明之正理为八种义门,此八义门又可总别为两种利益。八门又称八义,即:能立...【六爱身】 p0296 大毗婆沙论四十九卷十六页云:有六爱身。谓眼触所生爱身,耳鼻舌身意触所生爱身。如是爱身,应说...(杂语)又作世雄,梵雄等。皆佛之尊称。觉雄者,于觉道有大威猛力也。祖英集曰:必须觉雄让雄。...缠与盖。缠与盖都是烦恼的别名,缠有十缠,盖有五盖。...(天名)胎藏界曼陀罗第十二外金刚院之一众,作音乐之天部也。胎藏界曼陀罗大钞七曰:是八部众紧那罗众也。法华疏曰...【一切门爱语】 p0008 瑜伽四十三卷十一页云:云何菩萨一切门爱语?当知此语略有四种。一、欲断诸盖,向善趣者...为菩萨修行过程之六阶位。即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佛地位。旧译华严经说六位,新译华严则另有...【持种依】 《成唯识论》卷十云:‘一、持种依。谓根本识。由此能持染净法种,与染净法俱为所依。圣道转令舍染得净...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
在福建省的莆田有一户林家,祖先有一位老婆婆喜欢行善,常常做粉团子来布施。谁来要,她就给谁,每天都这样做,一生...在一个果实飘香的秋季,一只老狐狸无意间经过一个四周被围墙围住的葡萄园。 它有一个非常敏锐的鼻子和一个出奇聪明...【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业由心造,业随心转。心不能转业,即为业缚。业不随心转,即能缚心。心何以能转业?心与道合...
借问往生何计策,须凭信行愿俱全。 信根先向心田种,行足还加愿力坚。 路乏资粮终不到,马无缰御孰能前? 但将三事...
生 苦 业风吹识入胞胎,狱户深藏实可哀。 每遇饥虚倒悬下,频惊粗食压山来。 声闻到此心犹昧,菩萨于中慧未开。 誓...
《楞严经》里面说,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就是说你这个发心不正的话,你的发心不是为了要了生脱死,如果没有彻彻底底...
当我们已经在三界当中,我们不产生停留,我们不会因为财富、眷属而停留,我们愿意大大方方地走过去,但是你要注意一...
总说五戒 学佛者,在受三皈后,实践规则,即从受持五戒开始。受持五戒能获大功德,如《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说:受佛...
四人观世
【佛学大辞典】
上篇:四十八坛阿弥陀护摩 | 下篇:四人出现世间经 |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就处者,北方永障,十三俱无;就三方论,东西亦有,但十一难,除出血、破僧;若就南洲,则具...
恐怖兰若受食戒犯缘
八臂天
五上分结
八门两益
六爱身
觉雄
缠盖
音乐天
一切门爱语
六位
持种依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行善的回报实在是太丰厚了
吃葡萄的哲学
大安法师:转业改命的原理和方法

借问往生何计策,须凭信行愿俱全

省庵大师的八苦诗

别把般若妙法转为世间福报

如何对治修行中的退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