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佛菩萨以神力变化造作种种之身,又种种之事物也。法华经妙音品曰:“于是妙音菩萨,不起于座,身不动摇,而入三昧。以三昧力,于耆阇崛山,去法座不远,化作八万四千众宝莲华。”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识自性】 p1433 瑜伽五十三卷十六页云:问:何等是识自性?答:略有六种。所谓眼识、乃至意识,是识自性差别。又...【得净信者四种正行】 p0996 瑜伽十九卷十三页云:颂曰:惠施、令福增;防非、灭怨害;修善、舍诸恶;惑尽、得涅槃...(杂语)Indra,数量名。六十数之一。俱舍论三曰:十大羯腊婆,为印达罗。...(名数)梵音曰波罗聂提Prājapti,译作假施设。假为虚妄不实之义。为破实我实法之执而说三种之假。...(术语)众生之机根也。止观大意曰:起十界身,能随顺物机。因明大疏序曰:应物机于双树,浃至教于尘洲。...(植物)Śami,又作赊弥,奢弭。木名。译曰枸杞,合部金光明经六曰:奢弥(枸杞)草。不空罥索陀罗尼经上曰:赊弥...谓五果之圣者回转其小乘灰断之心,而发大乘之大菩提心。五果圣者,指四果之声闻与独觉。此五果之圣者回心转于大乘之...谓于夏安居之中,日日向大众告白而劝精进之意。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四(大四○·二三九下):“于小食上,维那打...(物名)Parisrāvaṇa,六物之一。滤水囊也。寄归传二曰:钵里萨啰伐拏,滤水罗也。...亦名:脱脚床戒犯缘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四缘:一、重屋,二、又薄覆,三、床脚欲脱,四、坐卧。便犯。”(戒疏...【法住随转】 p0762 瑜伽二十一卷六页云:云何名为法住随转?谓卽如是证正法者,了知有力能证如是正法众生,卽...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雨宝陀罗尼...宋朝大学士苏东坡居士,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由于为人耿直,以致仕途并不顺利。当他被贬到江北瓜州作官的时候,在一...
本经的修行重点在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它是一种本尊相应的法门。谁代表阿弥陀佛呢?阿弥陀佛的法身是没有形相...
学习坐禅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由一般性到特殊性。一般性,就是不管你修行什么法门,坐禅有一般性的要求和规律;特殊...1. 吃亏: 吃亏是福。吃亏就是赚看不到的大便宜,经常吃亏,就能扩大心量。如果吃亏后又后悔,又抱怨,那不算,白吃...
当我们谈到心的实相,世尊曾经说:心不在内、不在外。主要是讲到无相的真理,它不在内,也不在外,它离一切相!阿难...《四十二章经》云: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火之患。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一位后生到寺庙里向方丈求教,谈起世态炎凉,颇有感慨:大师,大千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复杂了,不是尔虞我诈,...
从前释迦佛在世时,有个女子坐在释迦佛边上入定了。文殊菩萨走来一看,这个女子怎么这样不懂规矩,在释迦佛身边入定...
化作
【佛学大辞典】
上篇:化身八相 | 下篇:化佛 |
又作殿主、殿司。禅林西序六头首之一。司掌佛殿花烛及洒扫等诸事之职称。敕修百丈清规卷四知殿条(大四八·一一三一...
识自性
得净信者四种正行
印达罗
三假
物机
奢弥
五果回心
白夏
钵里萨啰伐拏
坐脱脚床戒犯缘
法住随转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大藏经】【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善观因缘法,安忍自如如

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对治禅修中的五盖
扩大心量与改命的方法

「心不在内、不在外」是什么含义
在爱情中成长
指责别人时,要先承担三倍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