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亦称火伴,火佃。禅家掌火之僧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道一,是中国唐代著名的禅师,汉州什邡(今四川什邡县)人,俗家姓马,后人尊为马祖。他幼年依资州处寂出家,从渝州圆...(杂语)天台宗三种相承之一。龙树、惠文、南岳、天台、章安、智威、惠威、玄朗、湛然之九祖、顺次承继天台教也。盖...【摄提】 翻假施设,假谓三假。辅行云:因内因外,和合方成,故所生法,名因成假。念不实故,故前念灭,灭已复...(图像)此曼荼罗以明王为本尊,四围置意生,计里枳罗,爱乐,意气之四金刚,意生,计里枳黎,爱乐,意气之四金刚女...(菩萨)谓妙见大士妙见菩萨等。北斗七星之名也。有神咒拥护国土。经中不明其本地。诸师异说,或以为释迦,或以为观...【有执受大种】 p0550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七卷十三页云:此中有执受大种者:谓现在剎那,有情数摄心心所法所执...【五事三世分别】 p0277 瑜伽七十二卷十四页云:问:如是五事,几去、来今?几非去、来今?答:四、通三种。真如、...(术语)道理之观念也。止观十曰:听学人诵得名相,齐文作解,心眼不开,全无理观。(中略)习禅人唯尚理观,触处心...【遍行真如】 p1124 成唯识论十卷二页云:一、遍行真如。谓此真如、二空所显。无有一法而不在故。...【菩萨修四正勤】 p1131 瑜伽七十五卷七页云:云何菩萨为令未生恶不善法、得不生故,生欲、乃至广说。谓于真如境,...(术语)八识中末那识已下之七识,为自第八识转生之识,故对于第八识而谓之七转识。...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十善业道经...
一次,佛在鹿野苑讲堂讲经,迦叶尊者,一身灰衣,破烂不堪,蓬头垢面,佛陀劝之道:迦叶,你年纪大了,不要这么苦行...楞严咒是所有咒的咒王,作为咒中之王的楞严咒,修学诵持之后,无量功德。楞严咒译做一切事究竟坚固。能得到一切美好...
等者,略举余经。如《文殊》所云,一行三昧。《大品》所云,若人散心念佛,乃至毕苦,其福不尽,是《般若》义。《佛...第一章 学会尊重他人 1.智者满脸微笑,愚者冷若冰霜 2.智者记住别人的名字,愚者希望名字被记住 3.智者了解别人...佛法告诉我们种善得善,种恶得恶之因果真理。在言说中,亦代表了心念的善恶真诚虚伪,若起心是善,是清净心,所谓无...我们都知道健康饮食不能长期只吃精粮,要适当搭配杂粮食用。然而,不同的杂粮药性个不一样,有着不同的滋补作用。许...在佛经中说,人间的莲花不出数十瓣,天上的莲花不出数百瓣,净土的莲花千瓣以上。莲花表示由烦恼而至清净,因为它生...
我们要止息一切的恶法,因为我们过去生当中,有很多的烦恼习气,不好的习气也是有,善的习气也是有。我们面对不好的...
火客
【佛学大辞典】
上篇:火食 | 下篇:火神 |
(杂名)寺之尊称。寺者生福之园庭也。...
道一(709—788)
九祖相承
摄提
爱染曼荼罗
妙见
有执受大种
五事三世分别
理观
遍行真如
菩萨修四正勤
七转识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正法毁于修行者自身的腐化与堕落
诵持楞严咒就是赚黄金

《阿弥陀经》与《文殊》《般若经》的会通
智者与愚者的49个差距
仰天而唾,唾还从己堕
不同杂粮的滋补作用
莲花在佛教中表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