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心魔者,烦恼魔也。烦恼之恶魔,能贼害世出世之善法,故曰心魔贼。净心诫观上曰:“披戒定铠摧心魔贼。”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求法者之游历,经常是实质上的探险行为。如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善财童子所遍游之地,真实地名极多。又如东晋法显之佛...(譬喻)人生如禾谷,乍生乍获,转转不巳,谓为生死之田地,三界流转之地也。寄归传二曰:控制生田。...十三阶住位之意。又作十三行。即菩萨从因至果之行位,可以十三阶类别之。菩萨地持经卷九载,菩萨十二住摄一切住与一...亦名:羯磨受具逊请求乞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乞有无者,通论四受(善来、破结、三语、八敬),理须前告;如今(...般若十种利益之一。谓菩萨修行般若,照了万法俱寂,是故虽行布施,而无能施之想,不着所施之物,不见受施之人。[月...梵语 drstāntika。又称譬喻论师、譬喻部师、譬喻者。指经量部之本师鸠摩逻多(梵 Kumāralāta)及其继承者。据成...【还净】 p1404 瑜伽九十九卷九页云:云何还净?谓如有一,随所犯罪,卽便生起五种恶作。五支所摄不放逸行,以为依...亦名:八不净财、八毒蛇、八秽 子题:不净心、不净戒、不净教、不净信、不净业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一、田宅园林...(术语)依真言法造坛,选胜地也。是为具支分之随一。...梵语 ghrānendriya,巴利语 ghān''''indriya。音译揭逻拏因侄唎焰。为五根之一,六根之一,十二处之一,十八界之...【阇那崛多】 此言志德。北印度人,刹帝利种。少怀达量,长垂清范,游涉行化,来达兹境。周武帝世,译普门重颂...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世间一切学问一切智识技艺,都需要老师的指导,而且各人有各人的专长和智识。欲学某部份智识,或欲依某行的生活,都...印祖说,所遗憾的是自己的色力衰弱,身体不好,力量不够,修行呢,很难勇猛。这些都是谦虚的话,印祖的修行非常精进...问: 我们大学生学佛,总会被别人看成另类,法师您对大学生学佛有什么忠告或建议?大学生学佛,有什么时代意义? 大...
往生的条件,是不是一定要得到事一心不乱或者理一心不乱,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 蕅益大师用天台的教理作了诠释,...因为佛法这种东西,就在你的眼前,一切生活上,包括你的语言、行为,包括你的起心动念,包括你一切迷、悟的剎那之间...
母亲具备了十种德行 一名为大地于母胎中,为子女所依托孕育。 二名能生经历各种痛苦而生产。 三名能正常以母手调理...
都说出家要辞亲割爱,可不要以为是出了家就不要爸爸妈妈了。其实,出家修行本身就是一种大孝呀。而且,东林寺就有这...
信、愿、行是修行净土三资粮,其中愿即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两种心理状态。它来自智慧的关照。 娑婆世界的众生生活...
心魔贼
【佛学大辞典】
上篇:心宝 | 下篇:心灵 |
谓结筏渡河,既至彼岸,则当舍筏;以此比喻佛之教法如筏,既至涅槃彼岸,正法亦当舍弃。故佛所说一切法,称为筏喻之...
探险
生田
十三住
受具戒法从乞有无
一切舍不取施想
譬喻师
还净
八不净物
择地
鼻根
阇那崛多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杀师祭神
大安法师:信愿坚固
大学生学佛,总被别人看成另类

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吗
慧律法师《佛教心理学》选摘

为什么修行人要精勤修习孝养父母之道

当出家人的妈妈是种什么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