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佛在灵山分卫梵志之妇畏其夫。仅以一杓饭汁施佛。佛为授记作佛。其夫亦出家证果。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名)印度之俗,上厕以左手之第四指第五指洗肛门,故左手无论,左手之四五指皆为触指,忌触于食器也。触者增韵云...(杂语)称扬赞叹其功德也。称赞净土经曰:称赞不可思议佛土功德一切诸佛摄受法门。...(术语)印度大小乘并行。其行人亦异住处。中国日本有俱舍成实之二宗。是为小乘宗。然惟学习之。而非有行之者。所行...子题:禁戒、半月半月说 含注戒本·戒经序:“如来立禁戒,半月半月说。”(含注戒本卷上·二·二) 戒本疏·释戒经...亦名:年不满受具戒犯缘、与年不满戒犯缘 行宗记释云:“第四,和尚犯提,即定此戒所犯人也。”(戒疏记卷一五...比丘拿东西送给在家人,希望得到的人生起报恩的心,可是不得到的人便很不高兴,这样有伤平等施心,这种情形叫做污家...又作五日上堂、五日升堂、五参升座。略称五参、五上堂。谓禅林中,每隔五日住持即上堂升座,为众僧参问之禅院仪制。...亦名:简众是非、未受具戒者出 子题:得满数不应诃、不得满数应诃、不得满数不得诃、得满数亦得诃、满数 行事钞·通...【守别解脱律仪】 p0636 显扬七卷一页云:守别解脱律仪者:谓七众尸罗,名别解脱律仪。卽此尸罗众差别故;建立...(术语)僧受用之物曰白毫之赐。佛藏经下曰:或有比丘,因以爱我法出家受戒。于此法中勤行精进,虽诸天神诸人不念但...(名数)以瑜伽论为本论,其他释论为支论,总有十论:一、百法论。又名略陈论,数论。二、五蕴论。又名粗释体义论。...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
有些人念佛的时候说,哎呀,我念佛的时候阿弥陀佛会不会救拔我?你看--疑惑!因为你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你平常还没关...
净土本可无修,修是因为众生迷失真心才不得不有种种法门的施设。法门平等本无高下,高下是由于众生的根机不同而有差...一、活法 过一天,少一天;过一天,乐一天;过一天,赚一天。 二、幸福与快乐 幸福不会敲门来找你,快乐也不能从天...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成佛道,号正法明。但以度生念切,救苦心殷,不离寂光,垂形六道。遍于十方微尘佛国,普现...
佛祖一心,教禅一致,宗门教外别传,非离心外,别有一法可传。只是要人离却语言文字,单悟言外之旨耳。今参禅人,动...
丑五、圆破识阴超命浊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 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
印光大师说一切从恭敬中求。一切,不外乎福报和智慧。学佛要知道怎样来修福修慧,这就要从恭敬开始学。恭敬,落实到...
一、孝圆摄世出世间善法 孝之为道,其大无外。一切诸善,无不弥纶。 《增广卷四循陔小筑发隐记》 孝之一字,局于事...
心明经
【佛学大辞典】
上篇:心命 | 下篇:心香 |
又作除罪。即藉忏悔、观佛、念佛、称名、持咒等宗教行为,得以灭罪、消业障。如谓念佛能灭除八十亿劫之生死罪;忏悔...
触指
称赞
大乘纯界
如来立禁戒半月半月说
度减年受具戒犯缘
污家
五参上堂
羯磨十缘第六简众是非
守别解脱律仪
白毫之赐
十支论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疑根未拔,这是往生的障碍

净土法门具体怎么修法
人到中年的十六悟

观音菩萨救苦心殷垂形六道

若不以教印心,终落邪魔外道

破除灭结,圆破识阴

学佛要知道怎样来修福修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