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名)一卷,西晋聂道真译。佛在祇园于后夜入定放光,照文殊房,作诸化现,阿难集众,跋陀婆罗问其始末。佛为说文殊之生缘及观文殊之法。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五处常应修作】 p0281 显扬八卷九页云:常应作者:谓诸菩萨、于五种处、常应修作。一、常应修作不放逸行。二、无...亦名:与未受具者宿过限戒犯相、过宿犯相、宿限 子题:戒本广解宿限不同、广解至四夜戒本至三宿者堕、戒本十诵宿限...(饮食)精制牛乳者。梵语杂名曰:娜地。涅槃经十曰:声闻如乳,缘觉如酪。梵Dadhi。...即推业用之德,令归根本之体。大日经义释演密钞卷二(卍续三七·一七上):“如一切诸佛说法仪式,皆住于应身,(中...谓对于未来后际起分别见。反之,对于过去世起分别见,则称为本劫本见。古代印度外道所执之错误见解,可大别为本劫本...(术语)四无碍之一。大乘义章十一曰:语称物情,名为乐说。是就闻者之情解乐字。闻者乐听其说也。法华嘉祥疏二曰:...又作死天山、四手山、死山。指人死后,在冥途中所必经之险山。据地藏十王经所举,死者于冥途中,初七日之间,须至秦...【增上缘依】 p1316 成唯识论四卷八页云:二、增上缘依。谓内六处。诸心心所,皆托此依。离俱有根,必不转故。又如...【五事假实分别】 p0277 瑜伽七十二卷六页云:问:相、当言实有?当言假有?答:实有行中,当言实有;假有行中,当...位于浙江会稽。系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376~396),郡守琅玡王荟因仰慕竺道壹之风范而建立之寺宇,并请其居之。竺道...(杂语)于佛前或灵前供食膳也。...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兰(lan)帝(di) 頞(e)蓝(lan)谜(mi) 室(shi...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
口有四种过恶:两舌、恶口、妄语、绮语。两舌就是斗乱两边,向此说彼,向彼说此,斗乱是非,令双方结冤结仇,互相危...
问: 有人讲一生最好是观拜一尊佛像,不要多了,多了怕临终心乱,是不是这样呢? 大安法师答: 这个问题原则上来说...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来到普陀山,不管每一座寺院里边,无一例外都会有一个天王殿,天王殿的背面供的就是韦驮...
过去有一个禅师,他参访一个善知识。他到了那个地方就住下来,不走了,就做善知识的侍者。做了几年以后,有一天晚上...「慈」,佛陀就是以慈度化人群。为了使众生人人幸福快乐、人人离苦得乐,所以不断地倒驾慈航来人间,在佛陀《本生经...
【原文】 彼佛国中诸声闻众身光一寻①,菩萨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难白佛...问: 乘愿再来的菩萨是化身,还是胎生?如果是胎生,经过胎狱的过程岂不迷了吗? 大安法师答: 如果是乘愿再来的佛...
都摄六根 一句弥陀念诵听 专注力 净念相继 十句成片三三四 相继力 首先我们解释这个标题的意义,我们这一次的印祖《...
文殊师利般涅槃经
【佛学大辞典】
上篇:文殊师利问菩提经 | 下篇:文殊师利一百八名梵赞 |
(1198~1262)宋代临济宗僧。四川蓬州(蓬安)人,俗姓罗。号西岩。从玉掌山安国寺僧祖灯出家,十九岁剃发,于成都...
五处常应修作
共未受具人宿过限戒犯相
酪
推功归本
末劫末见
乐说
死出山
增上缘依
五事假实分别
嘉祥寺
饷供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咒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口业清净了,首先利益的是自己

一生最好是观拜一尊佛像,是这样吗

普陀山的和尚说普陀山的事儿--韦驮菩萨

原来一切都在
趴身铺路 所求为何

彼佛国中有二菩萨最尊第一
乘愿再来是化身还是胎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