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不二祇是不异。亦可言不二从性,不异从相。见辅行五之四。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地名)拘尸那城之略。佛入灭处也。...指贝叶之经本,又模仿其形式之经典亦称梵夹。即于贝多罗叶上书写梵语经文,贝叶重叠,为避免散乱,遂用与树叶同形稍...(书名)十卷,清释通理述。等不等观杂录四曰:楞严经以阿难示堕发起大教,专为正路修行人欲漏未除者作榜样也。若为...(名数)一信解,又曰解信。梵曰阿毗目佉Abhimukh,自明见理,心无疑虑也。二深信,又曰仰信。梵曰舍攞驮Śraddhā...【自在为因见】 p0600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九卷一页云:诸有此见:一切士夫补特伽罗,诸有所受,皆以自在变化为...(术语)诠者显也。依经文而显义理,故经文云能诠,义理云所诠。四教仪一曰:教是能诠,理是所诠。义林章一本曰:所...天台宗将小乘判为四门,即:(一)有门,如毗昙所说;主张观因缘生灭之有,破除十六知见等,以了见偏真之理而得道。(...(术语) oṁ,胎藏界之陀罗尼,冠曩莫之语,金刚界之陀罗尼冠唵之语。秘藏记末曰:唵字有五种义:一归命。二供养。...子题:外道自坐、白衣命坐、罗汉皆坐、三道以下不听坐、文殊弥勒入声闻僧中次第而坐、三道 行事钞·僧像致敬篇:“...所谓法器,乃佛教中修道或法会时之资具,包括供具与用具。西藏密乘特色之一,即为其特重繁复之仪轨与特定之法器。其...【达丽罗川】 p1254 西域记三卷八页云:瞢揭厘城东北、逾山越谷,逆上信度河,途路危险,山谷杳冥。或覆絚索,或牵...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普贤行愿品...
明朝江山人朱恺,字寿仁,性情淳厚好学。他们家里不吃牛肉、狗肉,已经有三代了。朱恺小时候失去了父亲,身体瘦弱,...问: 很羡慕那些与世无争的人,怎么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慧广法师答: 能遵循因果规律,努力放下自己,全心成就别...
人世间的一切身、口、意诸般行止,都可以用来作修炼的功夫,因此,古人讲成佛有八万四千法门。传统书法抄写佛经就是...
面对今日社会种种纷诤、不安、惶惑等乱象,我们要如何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呢?其实,世间的事情都是相对的,可...
佛法讲因缘是讲三世,就是我们先观察过去,我们往过去的生命去观察,怎么样观察呢,「从无始来,直至今生」,我们过...
《楞严经》的整个观念就是返妄归真。返妄归真当然你要先了解什么是真妄。首先我们看左边这个叫作生灭心。我们的生灭...有一位师父在蒲团上静坐,身旁站立一位侍者。 门外,比丘的两个徒弟在辩论佛法。佛法是要人离我执的,他们争论着说...命运能改造 人生不如意事太多,诸如身体欠安、家庭失和、事业不顺、考试落榜等不一而足。与其说是命运的安排,不如...
不二不异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不二之法 | 下篇:不二法门 |
云何所知?几是所知?为何义故观所知耶?谓所知有五种色,心心所有法心不相应行无为,色谓色蕴,十色界十色处及法界...
尸城
梵夹
楞严经指掌疏
二种信
自在为因见
所诠
小乘四门
唵
对佛坐立差异
密教法器
达丽罗川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放生牛的奇报
怎么才能达到与世无争的境界呢

抄写佛经也是殊胜的修行法门

转纷诤为正义.化戾气为祥和

了解我们罪业的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