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一是有,二是无,三亦有亦无,四非有非无,五非非有非非无也。此中前四句就所缘之境,后一句就能缘之观。依之而建立五边。二教论上曰:“亦出四句,亦离五边。”释摩诃衍论曰:“清净本觉,性德圆满,本智具足,亦出四句,亦离五边。”通玄钞曰:“第一执有是增益谤、第二执无是损灭谤、第三执亦有亦无是相违谤、第四执非有非无是愚痴谤、第五执非非有非非无是戏论谤。皆是着边之法。不与中道实智相应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印相)又名智拳印。金刚界大日如来之印契也。...于尸体安葬后第三日之扫墓,称为覆墓。释氏要览卷下(大五四·三○九下):“殡后三日,再往墓所,谓之覆墓。杜氏云...指经过“因位”之修行阶段而到达“果位”之人。例如佛、辟支佛、阿罗汉。辨显密二教论卷上(大七七·三七五上):“...(术语)涅槃之真理,无生灭,故云无生。因而观无生之理以破生灭之烦恼也。圆觉经曰: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杂名)Śravaṇa牛宿名。宝星陀罗尼经四曰:失罗婆(唐言牛宿),牛宿星生者,于右胫上必有两靥,常丰爵禄,受身...指十八种有学之圣人。又作十八学人。即: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身证、家家、一间、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术语)有漏法与无漏法也。漏为烦恼之异名。三界之诸法为有漏法。三乘之圣道及涅槃界为无漏法。...(譬喻)五味之第二,台家以喻第二时之小乘教。...Lu jing 佛教戒律书。古印度德光造。9卷,二千七百颂。无汉译本。藏文大藏经丹珠尔中保存有胜友等译的藏文译本...即头枕北方。佛陀临入灭前,至北方拘尸那城沙罗双树间,头朝北而入涅槃;或谓此系表如来预知日后佛教有止住北方之缘...对先佛或古德之尊称。即指古时之佛、过去七佛,或指辟支佛、释迦、卢舍那佛等,或对有德高僧之尊称。大日经卷二(大...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普贤菩萨行愿赞...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人之入道,各有时节因缘。《劝戒类遍》载,福建浦城令赵某长斋奉佛,其妻绝无信心。适值五十生辰,买许多生命,欲杀...
赵朴初先生92岁时写了一首《宽心谣》,读来发人深省: 《宽 心 谣》 赵朴初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以诸如来尊重法故。 因诸佛皆尊重法的缘故。所谓诸佛从般若出,般若即法,是诸佛之母。 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 如...有时,动物界也会发生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 有一个狩猎队把一群羚羊赶到了悬崖边,准备全部活捉。约半小时后,羚羊...
天如惟则(1286-1354),是元朝临济宗禅师。禅师幼年于禾山剃度,在未遇明师前曾有一段盲修瞎练的过程, 后来游历天...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世尊带着侍者阿难入城乞食。世尊身上所穿的袈裟,有少许磨损,尚未修补,...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第九讲 第十讲 第十一讲 第十二讲 第十三讲 第十四讲 第...
如果你真有信仰的话,这句话你就会有答案。当你还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说明你信仰还没有获得。信仰本身就包含着生命...
五边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五系 | 下篇:五药 |
(1149~1241)南宋僧。四明定海(浙江镇海)人,俗姓方。名善月。号柏庭。幼习六经,博览强记,十二岁通晓春秋大义...
如来拳印
覆墓
果人
无生
失罗婆
十八有学
漏无漏
酪味
律经(Vinaya-sutra)
北枕
古佛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藏经】【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由杀生宴客转为戒杀吃素

赵朴初《宽心谣》

法供养虽胜,仍不废财施,诸物若能观空不著,便属法供养
善待生灵,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已经明心见性,何必还要再求生净土

修何善行能令众生欢喜供养衣服

净界法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