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经过“因位”之修行阶段而到达“果位”之人。例如佛、辟支佛、阿罗汉。辨显密二教论卷上(大七七·三七五上):“如是绝离,并约因位谈,非谓果人也。” p332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十二头陀行之一。比丘为资自己之色身,乞食于人也。是为清净之正命。若自作种种生业而自活,称为邪命。梵云...亦名:如来独秉善来余比丘不得 子题:无畏口 济缘记释云:“初科,初问。有下,次答,初明唯佛可秉。转缘谓变形服。...亦名:对首说戒法、三语说戒 随机羯磨·诸说戒法篇:“对首说戒法。佛言,若一比丘住处,于说戒日,当诣说戒堂扫洒...【不放逸】 p0321 此菩萨律仪戒中之不放逸也。瑜伽四十卷六页云:又诸菩萨住律仪戒,具足成就五支所摄不放逸行。一...(经名)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一卷,唐不空译。阿难逢焰口饿鬼怖而白佛,佛为说陀罗尼救拔焰口,施饿鬼之法自...(物名)金刚墙之别名也。为真言法之结界,交立三钴金刚,而观想为周遍四方结界修法之坛场也。...(334-416) 1、东晋高僧,居庐山,创立莲社,弘扬净土,为净土宗之始祖。雁门楼烦(山西崞县)人,俗姓贾,为...【清净施有十相】 p0962 瑜伽三十九巻十八页云:云何清净施?当知此施,有十种相。一、不留滞施,二、不执取施,三...凡二卷。唐代窥基(632~682)述。又作二十论述记、二十唯识述记、二十唯识论述记、二十唯识论疏。收于大正藏第四十...阴历每月初一日称为旦或朔,十五日称为望。又作朔望。禅林有“旦望上堂”之制,上堂,上法堂说法;即于每月初一、十...(譬喻)结者系缚之义,烦恼之异名。结惑溺人,故譬以河。大集经三十二曰:众生闇行没结河。...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
【无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游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内。如痴如聋。或在诸司。辩论业果。审定之后。据业受生。未测之...
理虽顿悟,事须渐修。在理上你大彻大悟,在事上你还得渐修。我们六祖大师,他讲经不识字,你得先给他念一遍,但是他...
佛教的经典和论着浩瀚如海,其数量更是数不胜数。随着古德对经典的理解角度不同,所体悟的修持方法和理论也千差万别...一位古董商有一次在一处僻静的穷山村里,发现了一个老式红木旧柜子。惊喜过后,开始动了心思。他先与柜子的主人闲扯...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位从战俘营逃出来的人,战后去拜访同窗的难友。 他问难友:你原谅那些残暴的家伙了吗? 难友说...
上一次跟大家讲《四十二章经》,财色招苦。因为我们每个人,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我们都是从财、色。我经常说,...
修行,最主要一个根本的东西就是要有信心、要有道心。信心没了,做什么都不成。最主要的、根本的东西丢了,没了,怎...
净土宗在整个大乘八宗中的特色,就是它是一种佛力加被的法门;要按照密宗的说法,它是一种本尊相应的法门。身为本尊...
果人
【佛光大辞典】
上篇:果 | 下篇:果力 |
(杂语)过现因果经,瞿夷寄二花于善慧仙人以献佛。按元杂剧有借花献佛语。借当是寄花之讹。今俗用为借他人物以献客...
乞食
善来唯佛独秉比丘不得
说戒对首法
不放逸
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四方结
慧远
清净施有十相
唯识二十论述记
旦望
结河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给亡者做佛事为何要做七七四十九天

理虽顿悟,事须渐修

五个方面分析「无我」的含义
贪婪的代价
跨越心灵的栅栏

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

「上根人」看电视,「下根人」进禅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