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于六种性中除妙觉性者。以种为因之义,而明因位,中除果位。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色无色爱】 p0569 瑜伽六十七卷十八页云:若生欲界,或生色界,已离欲界欲,希求色界后有者;喜于已得色界等...全称往来娑婆八千返。即谓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成佛,乃非今生之事,早于旷古之前已然成佛,现今仅为救度众生而来此...子题:不学之罪先起故顿、无知之罪后生故渐 行事钞·持犯方轨篇:“不学无知,相对解渐顿。 不学之罪先起[ 故顿]...(一)相对别教“隔历三观”而言,天台宗以圆教之“圆融三观”为妙观。即于空、假、中三谛之中,观空谛即为三谛,则观...【十种自在】 p0110 瑜伽四十八卷十七页云:又此菩萨,于甚深住,极生爱乐。卽于如是法门流中,蒙诸如来,觉悟劝导...【勇】 p0883 瑜伽九十八卷四页云:云何名勇?谓如前说,堪能忍受,发勤精进所生众苦,诸淋漏苦,界不平苦,他...【阇陀伽】 此云本生。此说菩萨行,因本曾为事也。显扬论云:本事者,谓如来说圣弟子前世等事。本生,谓如来说...(术语)一实之道也。六十华严经六曰: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八十华严经十三曰:诸佛世尊,唯以一道,而得出离。...【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 p0720 瑜伽一卷十二页云: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者:谓依无记慧,审察诸法。...(术语)梵语菩提Bodhi,旧译曰道,新翻曰觉。觉有觉察觉悟之两义。觉察者察知恶事也。觉悟者开悟真理也。大乘义章...【因有三相】 p0592 因明入正理论云:因有三相。何等为三?谓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异品遍无性。云何名为同...(印光大师校印本)...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 本源自性天真佛。五...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
问曰:天亲菩萨回向章中,言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此指共何等众生耶。 答曰:案王舍城所说无量寿经,佛告阿难,...
得了绝症怎么办?这是所有患者急待得知、急想解决的问题。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呢,还是先做个比喻吧,用生活中一个非...问: 如何坚定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信念? 大安法师答: 这个问题提得很大,如果我也讲得很大,就空对空了。一般我...
可怕的现状 我们每到寺院等宗教场所,都会看到袅绕的烟霭和通明的灯烛,马上就会感觉到一种神圣气氛,身心也不由得...
建立佛号,引导佛号,调伏烦恼,这叫正修。 折伏现行烦恼是修行要务。但是你要知道,什么是帮助你的,什么是障碍你...
因果是佛法的基本定律之一,佛教深信相信因果定律的正确性。但是现实之中,却有不少好人无好报,恶人活逍遥的情况出...
关于佛法之种种疑问,前已略加解释。诸君既无所疑惑,思欲著手学习,必须先了解佛法之各种宗派乃可。 原来佛法之目...有一座寺院供奉着一尊观音菩萨像,因为有求必应,四乡八镇专程前来祈祷膜拜,香火鼎胜每天香客特别多。一天,寺院的...
五种性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五种行 | 下篇:五种铃 |
即身寂静与心寂静。寂静者,谓离烦恼,绝苦患,亦即涅槃之理。(一)舍家弃欲,息众缘务,避喧闹之世而闲居静处,不作...
色无色爱
往来八千返
不学无知二罪对明
妙观
十种自在
勇
阇陀伽
一道
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
觉
因有三相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永嘉证道歌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何等众生具备往生净土的资格

绝症现前,应从三个方面下手
【推荐】如何坚定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信念

提倡环保--远离有毒香烛

降低罪业的势力,因为罪业会让你临终痛苦

因果报应的三种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