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大萨遮尼犍子所说经四曰:“有五种罪名为根本。何等为五?一者破坏塔寺焚烧经像,或取佛物法僧物,若教人作见作助喜,是名第一根本重罪。若谤声闻辟支佛法及大乘法,毁呰留难隐敝覆藏,是名第二根本重罪。若有沙门信心出家,剃除须发身着染衣,或有持戒或不持戒,系闭牢狱枷锁打缚,策役驱使责诸发调,或脱袈裟逼令还俗,或断其命,是为第三根本重罪。于五逆中若作一业是为第四根本重罪。谤无一切善恶业报,长夜常行十不善业,不畏后世,自作教人坚住不舍,是为第五根本重罪。”小乘之五逆,与此中第四一逆相当。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见无上】 p0639 集异门论十六卷三页云:云何见无上?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如有一类补特伽罗,往观轮宝、...即由佛之加被而成为如佛觉力之三昧。三昧,为“禅定”之异称。据法华文句卷一上载,阿难曾得此三昧。 p2757...【菩萨止观】 p1128 瑜伽四十五卷四页云:此中菩萨、卽于诸法、无所分别;当知名止。若于诸法胜义理趣如实真智、及...中阿含经云大人八念,阿那律陀在枝提瘦水渚林中,宴坐思惟,心作是念:道从无欲,非有欲得,乃至道从智慧,非愚痴得...【善与无记差别】 p1145 俱舍论十三卷十五页云:若尔;便无一有漏法、是无记或善。皆生死摄故。若据胜义;诚如所言...【表义名言】 p0793 成唯识论八卷七页云:表义名言,卽能诠义音声差别。...(杂语)阿字无意,犹言小师。阿者,如阿谁阿爷为呼亲人之语辞。临济录曰:后生小阿师。...又称五宝瓶。乃密宗造坛修法之时,安置于大坛中央及四隅之五宝瓶。此宝瓶安置之法,原本可置十八瓶乃至百余瓶,然若...形容数目很多,这是印度人所常用的一种习惯语,佛经上也常用此句来说数目之多,并非真有这么一个八万四千的确定数目...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载,色界之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共十八天。初禅三天,梵辅天、梵众天、大梵天;二禅三天,少...亦名:回僧物入己戒缘起 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佛在舍卫,居士饭僧施衣。跋难陀闻语言,施僧者多,今可施我。居...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此苦海甚深无底,广阔无涯。因摸不着苦海之边,故难出苦海。若摸着边,即能出矣。吾人于此广阔...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这次学人受会长的邀请,来跟大家讨论净土宗的理论跟修学的方法。那...
在政治哲学上,如果想立功创业,就要注意 其安易持 这一点。这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平常的事情,如果要继续保持平常是...
原文: 念佛,心不归一,由于生死心不切。若作将被水冲火烧,无所救援之想,及将死将堕地狱之想,则心自归一,无须...
现代人欲了生脱死、解脱成佛,则必须依于佛言祖语作为起修、实践的参照坐标,反之就会南辕北辙,永远难有成就的一天...
每个人都想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生活富有、子孙成才,为此我们想出很多很多的方法来实现这些目标。这就好像头痛医头...一对年轻的夫妇正在所租的小套房里为着添购新家具的事情而闹别扭,女的口才犀利,男的刚毅木纳。过没多久,作老公的...
踏实修行 精进念佛 简单介绍: 上通下永老和尚,是当今峨眉山德高望重、可谓现在峨眉山镇山之宝级别的高僧。解放前...
大乘别途五逆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乘通相五逆 | 下篇:同类五逆 |
为三不退之一。指于佛道修行之阶次中,菩萨既断根本无明,即永不退失中道之正念;系属圣种性之位。(参阅“三不退”...
见无上
佛觉三昧
菩萨止观
大人八念
善与无记差别
表义名言
小阿师
五瓶
八万四千
色界十八天
回僧物戒缘起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慈舟法师: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净界法师:净心与净土

平安无事清清净净,就是究竟的福报

念佛心不够恳切的原因

蕅益大师的净土思想及行持

一个让家庭财富事业统统改变的方法
看似赢了,但却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