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十三卷十五页云:若尔;便无一有漏法、是无记或善。皆生死摄故。若据胜义;诚如所言。然于此中、约异熟说。诸有漏法、若不能记异熟果者;立无记名。于中若能记爱异熟;说名为善。故无有过。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凡二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又称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仁王般若波罗蜜护国经、仁王般若经、仁王经。今收于大正藏第八...位于湖北天门县皂市镇五华山。相传始建于南朝,现存之建筑物为明代重建、清代修葺者。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殿阁亭楼...据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卷上,小乘之三宝即:(一)小乘佛宝,指如来隐其无量功德庄严之身所示现之丈六紫金相。盖如...于佛教之世界观中,谓大地之底层乃金轮之边缘。俱舍论卷十一记载,金轮为衔接于大地之下,厚三亿二万由旬,直径十二...【道谛义】 p1237 瑜伽五十五卷十六页云:道谛义云何?答:能成三谛义。...(杂名)脐下二寸半之所也。止观八曰:右十二病皆止丹田,丹田去脐下二寸半。...凡十四卷。明代宋奎光撰。收于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径山位于浙江天目山之东北峰,因有小径通于天目山,故称为径...(术语)佛于小乘律,开比丘之食三净肉,于大乘之经律,向菩萨严禁之。以大乘之教理,大悲心为主故也。而于涅槃经更...戒本疏·三十舍堕法:“所以如来不受请者,多论五意:一、为入寂室故,二、为诸天说法故,三、看病比丘故,四、为结...梵语 avidyā,巴利语 avijjā。为烦恼之别称。不如实知见之意;即闇昧事物,不通达真理与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传说)言李老聃死后生于天竺为佛也。后汉书襄楷传曰: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
眼睛干涩吃荠菜 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诗经》里有甘之如荠之句,宋代大诗人陆游对荠菜情有独钟,曾吟诗赞美:手烹墙...央视著名记者白岩松曾经采访过圣严法师。让他记忆犹新的是一句圣严法师说的要感谢接受过你施舍的人! 禅宗讲的是悟...
疏文: 心、佛、众生者,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盖心即是佛,佛即是生,诸佛心内众生,念众生心中诸佛也,...
不要打妄想,看好自己的话头,不知道又跑到哪里去了。用功就是照顾自己的话头,话头断了还搞什么呢?打妄想!眼睛东...从前,有一位很有修为的居士。有一次,他到一所有名的禅院去拜访一位禅师。与禅师见面之后,他们的谈话非常投机,不...
当自端心,正念求度。 要自己端正自己的心,要保持正念求度。倘是有了杀盗淫妄的念头,怎么好呢?倘是当下有这一念...经文: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若纵五根...
在中国历史上历代的帝王、将相都在护持佛法,但也有一些帝王灭佛。历史上有三武一宗灭佛。 第一次灭佛就是在北魏魏...
善与无记差别
【法相辞典】
【善与无记差别】 p1145
上篇:随信行与随法行差别 | 下篇:善恶律仪何有情有 |
(堂塔)又云僧堂。大众之集处,言甚多如云也。象器笺一曰:僧堂亦曰云堂,谓众集如云多也。...
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白龙寺
小乘三宝
金轮际
道谛义
丹田
径山志
断肉
佛不受请意
无明
老子化胡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这4种食物多吃对眼睛好
圣严法师《要感谢接受过你施舍的人》

心佛众生一体之圆顿法义

一直打妄想还说什么五蕴皆空
顺其自然是最好的处事方式

端心正念,这是最要紧的
正如法师《放逸能使生命堕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