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又曰五荤。五种有辛味之蔬菜也。梵网经下曰:“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五种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犯轻垢罪。”楞严经八曰:“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此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天台戒疏下曰:“旧云:五辛谓蒜、葱葱、兴渠、韭、薤,此文止兰葱足以为五,兼名苑分别五辛。大蒜,是葫菱;茖是薤;慈葱是葱;兰葱是小蒜;兴渠是葱蒺也。”兴渠为梵语辛胶之名。唐高僧传,谓僧徒多迷兴渠,或云芸台胡荽,或云阿魏,唯净土集中别行书出云五辛,此土唯有四,阙于兴渠。兴渠生于阗,根粗如细蔓菁而白,其臭如蒜。台荽非五辛,所食无罪。今他书犹多以芸台胡荽为荤,不知其误。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南朝宋僧。籍贯、生卒年不详。俗姓寇,出家止住于建康东安寺。少年学律,长习义宗,虽通达经论,然潜光隐德,未为世...(术语)以各人不共之业而变现各人不共之境者,如五根是也。...(菩萨)Megha,善财童子五十三知识中之第四知识名,良医也。晋华严经四十七曰:于此南方有一国土,名曰自在,城名...(术语)七方便位中四善根位之称。所谓软位,顶位,忍位,世第一法位是也。...(譬喻)师子中之王也,譬佛菩萨无一切畏者曰师子王。无量寿经下曰:如师子王无所畏故。...(术语)善恶之业,必引苦乐之果,如天道之自然,故曰业天。儒所谓天道,即佛之业道也。无量寿经下曰:天道自然。日...(术语)言一行中具一切之行也。故称之曰圆行。华严天台诸宗所立之妙行,皆是。止观一上曰:众生有大精进勇猛,佛说...(一)梵名 Subhūti,巴利名同。又称苏补底、须扶提、须浮帝、薮浮帝修、浮帝、须枫。意译为善业、善吉、善现、善实...三昧,即定。指供佛、教化、十度等行所依之定。又作佛华严三昧、华严定、佛华三昧。修此定乃以一真法界无尽缘起为理...教是佛陀的言教,理是教中所说的道理,行是顺著道理去修行,果是由于修行而获证道果。...(名数)即四大护院。...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
我说几个例子。一个例子是:儿子遇到难了,是被冤枉了,他妈妈到五台山来诚诚恳恳地求那是真正的诚恳,母子连心嘛,...问: 末法时期众生的根基很低劣,尤其是我们这些上班族,在五欲炽盛的社会中争得一口饭吃,又不忘记弥陀的宏伟接引...
一、做人是实现净土的前提 说到净土,就与人间佛教分不开。为什么这样讲呢?净土,有西方净土、东方净土,十方上下...
问曰:酒能破冷益身,令心欢喜,何以不饮? 答曰:益身甚少,所损甚多,是故不应饮。譬如美饮,其中杂毒,是何等毒...
古人说:你上路了没有?如果你没有找到高速公路,一直在市区打转,一辈子就在市区打转。如果修行上路了,虽然我这个...
这地方有讲到一个观念:生命的转变,是来自于内心的转变!攀缘心,在《楞严经》讲到两个内涵: 第一个,是业力的问...
若人听闻正法,就能够从烦恼系缚中得到解脱自在。《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我曾听闻过一段故事: 在德叉...问: 现在往往是事先没有准备,发现亡者断气之后才开始助念,常常也能见到一些效果,但是我们不敢肯定是否往生。如...
五辛
【佛学大辞典】
上篇:曹洞五位 | 下篇:五利使 |
(书名)禅宗广灯录,三十卷。宋仁宗天圣年中,驸马都尉李遵勖撰。帝制序赐之。见稽古略四。...
道渊
不共变
弥伽
内凡位
师子王
业天
一行一切行
须菩提
华严三昧
教理行果
四大佛护院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最难的是了生死
这样的罪恶凡夫,还在弥陀救度范围中吗

净土法门与人间佛教

酒能破冷益身,令心欢喜,何以不饮?

「降伏其心」有二个方法

《楞严经》对治攀缘心的三道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