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前五见与上同。六贪见,七恚见,八慢见,九无明见,十疑见。是十大惑总为立见惑一种之法门也。见瑜伽论八。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任持信】 p0633 瑜伽九十九卷十九页云:深信有犯,当不爱果;深信无犯,当来爱果。当知如是名任持信。...凡八卷。又作舒州佛眼和尚语录。宋代僧清远(1067~1120)撰,高庵善悟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八册古尊宿语录卷二十七...【寂静】 p1017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页云:复言:世尊!云何寂静?世尊告曰:未来苦果、爱永断故。 二解 瑜伽十...法界次第云:妙名涅槃,门名能通,修此六法,则能通至涅槃,故名六妙门。前三是定,后三是慧,定爱慧策,能发真明,...【实语】 p1271 集异门论十卷十一页云:实语者:谓所说语、称实,离非实;是名实语。 二解 集异门论十三卷五页云:...【于应避护不正避护过失】 p0753 瑜伽九十九卷四页云:若有弃掷僧祇卧具、置回露处、舍而去等;或邪受用等。当...(地名)译作弃尸人墓。梵Śmaśāna(Aśmaśāyana),又云尸陀Śitavat林。见法显传。...谓一佛世界之成立有五重之次第。即:一世界、一世界性、一世界海、一世界种、一佛世界。其中第二之世界性,在大智度...将获得初禅定的人,其身上所发生的八种感触,即 一、动触,即在坐禅的时候,身体忽然生起颤动的现象; 二、痒触,即...(术语)依智度论之意则三藏为小乘之特称,而大乘为一修多罗藏。依摄大乘论之意,则大乘中亦有三藏,华严经等为经藏...即自性法身大日如来和自眷属之圣众共同集会之会场。自性身与从心流出之自眷属共为自受法乐,而各说三密门,故演成胎...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普门品(日诵式版本)...毗尼日用切要...一、虽名出家,但舍弃出家法。到俗家中住,不依出家法行持。这是第一征兆。 二、删改戒律,不乐持戒不重戒。这是魔...古时候的印度,人民拜他们的神时,一般都杀动物当做祭品。他们认为这些祭品,可令神祇喜悦,于是神祇就答应人们的祈...我们的先辈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所提倡的设身处地,以己度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原则,都包含着谅解的思想,是处理人际...
阿弥陀佛!初入佛门者,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以为能打坐、念佛、诵经、持咒的功课,每天坚持做,这样就是修行了。...禅门公案里有很多趣谈。一位无语禅师,因为不善言辞,平常虽然老成持重、富有盛名,但从未说过法,一切问题都由侍者...从前有个国王,每天从早到晚,满脑子盘算的都是钱财女色,丝毫不理会百姓的疾苦。他特别怕死,偏偏死这念头,又总是...
在印度,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古鲁即将去世,一弟子向他求教:先生,您的老师是谁? 古鲁微闭双目,沉思片刻,缓缓答道...
修行的机缘不容易得到,大家共同聚会共同修行,所谓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像这样一种法会共修,更是不容易得到。...
十见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五见 | 下篇:五更 |
禅门于“初更五点”(午后十时)稍后,由“辰司”报告时刻,继由“堂行”在堂前敲板三通,“钟司”随即鸣钟十八声,...
任持信
佛眼清远禅师语录
寂静
六妙门
实语
于应避护不正避护过失
尸摩赊那
五重世界
八触
大乘三藏
自性会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魔作沙门的十个征兆
对动物慈悲
三大计划解决婆媳矛盾

初学佛应怎样修行
无言胜有言
贿赂阎王

万物皆可为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