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口授决定之要义也。止观大意曰:“咸须口诀,方成一家行相。”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譬喻)网之细目也。天台之判教,以顿渐秘密不定之化仪四教,比诸大纲,藏通别圆之化法四教,比诸网目。法华玄义十...(名数)欲为忏悔时,当起之七种心也:一、生大惭愧心。我与释迦如来,同为凡夫,今世尊成道以来,已经劫数,我犹轮...(杂名)僧妻也。辍耕录六曰:宋陶谷清异录,京师大相国寺僧有妻,曰梵嫂。...资持记·释自恣篇:“问:‘所以须坐草者?’答:‘自恣一法,异余众事,由是露过,求他诲示,必现卑逊。褥席坐具,...梵名 Mukhada?aikavidyā-mantra-hrdaya。全一卷。北周耶舍崛多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略称十一面神咒经、十一面...(一)梵语 kācana-mandala。构成器世界之风、水、金等三轮之一,或空、风、水、金等四轮之一。又作金性地轮、地轮、...指五种善恶。能守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戒者,称为五善。反之,破此五戒者,称为五恶。五恶招...(人名)雍州新丰(陕西临潼东北)人。十五岁出家,师事昙延。受具后,就洪遵学四分律,涉猎律部者三年。又于昙迁禀...【受念住】 p0727 法蕴足论四卷十二页云:云何于此,内受住循受观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贪忧?内受者:谓自受,...人我、法我称为二我;此二种妄见,则称二我见。(一)一切凡夫不悟人身乃五蕴假和合,强立主宰,计我为人,即执人有常...(杂名)Vastra,又作婆参。译曰衣。瑜伽伦记六下曰:婆参此云衣。梵语杂名曰:衣婆萨么。...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僧伽吒经...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龙华三会愿相逢 究竟真实的佛法,是唯亲证的诸佛乃能知之,所谓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决非我们思量分别之所能...
有些初发心的菩萨很执着,会产生很多疑问,佛陀既然让我们不住相而行布施,我们什么都不执着,三轮体空去布施,这个...
相好凡夫皆具足,六通无碍异常伦。 直将果用为吾用,不改凡身作佛身。 周顾十方同指掌,遍游诸国似比邻。 回观此土...
佛陀过去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有四种修行人,可敬、可贵,为世间之福田。是哪四种修行人呢?就是...
魔障与业障,如何分辨呢? 第一、如果某些异常状况忽然而来,又忽然而去;说不出究竟什么原因,即使能真正说出原因...
(一)唱香赞: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3...
我们到了道尹衙门里,伍道尹把我们几个人,和徐蔚如居士,都一齐让在客厅里,说了一些寒暄话。因为伍道尹在南方时,...
酒类的香味引起了人的烦恼和坏的毛病,甚至更坏事情都很多,打架斗殴。喝了酒就壮了胆,甚至能做出很多很多的坏事情...
口诀
【佛学大辞典】
上篇:口密 | 下篇:口疏 |
梵名 Karunā-pundarīka-sūtra。凡十卷。北凉昙无谶(梵 Dharmaraksa)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册。本经说明阿弥陀佛及...
网目
七种忏悔心
梵嫂
自恣须坐草
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
金轮
五善五恶
玄琬
受念住
二我见
缚萨怛罗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参加龙华三会的三种资格

念头一转,福报就可以变为福德

回观此土修行者,龌龊生涯太苦人

世间四种可贵之人

业障和魔障有何区别

在家佛前自受五戒仪轨

修桥建庙的「大善人」为何会下地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