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派)印度之外道,以虚空为万物之真因者。或作因力论师,恐是写误。外道小乘,涅槃论曰:“外道口力论师说,虚空是万物之因,最初生虚空,虚空生风,风生火,火生暖,暖生水,水即冻凌,坚作地,地生种种药草,种种药草生五谷生命,是故我论中说命是食,后时还没虚空,名涅槃。”是也。至于口力之义,古来不见其说。或谓虚空生风,比诸口内发呼气,故立此称,此说似迂远。恐以此外道计生命即为食,藉所谓口之力而活,故得其名耳。又见华严玄谈八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非我行相与空行相差别】 p0720 大毗婆沙论九卷十六页云:有说:非我行相,其义决定,是故遍说。谓空行相,义...(职位)禅林之目。当直浴室之行者也。...即久远实成“本佛”之教化。相对于此,伽耶始成“迹佛”之教化,则称为迹化。法华经卷五从地踊出品载,有菩萨乞求担...(一)(384~482)南朝宋、齐时代僧。祖先为月支人,俗姓支。寓居建康,笃好佛儒,善谈老庄,工于书法,又善梵呗。初...【广苞大义支】 唯识宗所依经论的‘十支论’之一,即《摄大乘论》,这是总括瑜伽、深密法门,诠释《阿毗达磨集论》...【无病】 p1041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二页云:无病者:谓一切痈疮等,永寂静故。 二解 杂集论八卷十六页云:何故此灭复...【一切契经略摄】 p0010 瑜伽八十五卷一页云:云何素怛缆事:谓由二十四处,略摄一切契经。一者、别解脱契经,...为佛所具足的三种德相之一。如来乘大愿力而救度众生,故对众生有大恩德。[大日经卷六、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八](参...梵名 ?uddha-candra。音译戍陀战达罗。印度人。唯识十大论师之一,与安慧同时代(西元八世纪顷)。解释世亲之唯识三...【懮界】 p1325 法蕴足论九卷二十二页云:云何懮界?谓顺懮触所起心懮,不平等受受所摄,是名懮界。...(寺名)在江苏吴县西十里枫桥。相传寒山拾得尝止此,故名。张继诗曰:姑苏城外寒山寺。...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
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此言正因佛性,人人本具。故称性所起缘、了二因,必与正因同得究竟也。是以念佛三昧...
获得世间利益的方法和证得涅槃的修行方法绝对不同,佛陀的弟子应该明白这种道理,不应该贪恋世间利益,应该修习出离...
我们好多过去的父母等我们救度。一子得道,九族升天。你信了佛之后,你的父母、六亲、眷属,无穷无尽,盼望你救度,...
人不会养孩子时,就会溺爱。什么苦都不让孩子受,乃至家务活也不让孩子干,感觉是对孩子好。其实这样子是害苦了孩子...
世间人为了传宗接代,夫妇之道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以佛法来讲,无边的大苦都是因为有夫妇之事,才有这个苦。所以,真...问: 在修学佛法过程中,有专修与杂修,何谓专修?何谓杂修? 衍慈法师答: 佛法无边,菩提之道,无非是要令众生觉...
我们把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当中,有关名号的功德,简单的提出五点: 一、消除业障: 因为阿弥陀佛光明无量,他的光明加...修行关键的时候,得大受用的时候,往往是要强烈的外境来考验你。我们知道,天台智者大师,人称东土小释迦,他老人家...
口力论师
【佛学大辞典】
上篇:口力外道 | 下篇:口四 |
1、指华严经所说融三世间之十身,即众生身、国土身、业报身、声闻身、独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
非我行相与空行相差别
浴头
本化
昙迁
广苞大义支
无病
一切契经略摄
恩德
净月
懮界
寒山寺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蕅益大师开示三种念佛

信徒与固执的比丘

你跟哪部经有缘,对你机就是好的

不让孩子受苦,以后他就很苦

不淫才能真正了生脱死出离三界
何谓专修?何谓杂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