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或曰大寂室三昧。或曰大寂静妙三摩地。如来所入之禅定也。离一切散动,究竟寂静。谓之大寂。梵语曰三昧或三摩地,译为定。如来会曰:“世尊今日入大寂定,行如来行。”旧译仁王经上曰:“初年月八日,方坐十地入大寂室三昧。”新译仁王经上曰:“尔时世尊,初年月八日,入大寂静妙三摩地。”涅槃经三十曰:“我于此间娑罗双树入大寂定,大寂定者名大涅槃。”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有执无执杂染清净记】 p0560 瑜伽九十四卷二页云:若于彼问作如是记,我亦唯依根境界识,假立自作他作俱作若...(菩萨)此菩萨,于药师经后半说念药师如来可免苦难灾厄,且详示供养药师如来之法式。...禅林用语。为禅宗牛头禅之修行主张。又作本无事而忘情、休心不起。以为心、境本无所有,凡有所作,皆是迷妄,故应丧...(衣服)RephaRepa,译曰裹腹衣。寄归传二曰:梵云立播,译裹腹衣。...净源,宋代华严宗学者。先世是泉州晋水(现今福建省晋江县)人,所以学者以晋水称之,也有尊他为华严宗七祖或十祖的。...(828~887)唐代禅僧。又称全豁。福建南安人,俗姓柯。出家于灵泉寺,受具足戒于长安西明寺。与雪峰义存、钦山文邃...(外道)即数论师也。...(杂语)生于畜生趣之业因也。法华文句四曰:普曜曰:抵突堕畜生。释氏要览中曰:辩意经云:有五事作畜生:一犯戒私...(印相)先以二手合掌当心,即以二头指附于二中指之背,并竖二大指,捻二中指之中节。...【尽】 p1285 如死差别中说。 二解 杂集论八卷十四页云:复次问言何故名尽?见道对治、得离系故。烦恼聚中,余少分...凡十四卷。为日本大东出版社所刊行解说佛书之辞典,详细解说经、律、论及和(日)汉语各宗典籍。初版十二卷,自昭和...净土十疑论...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道济禅师,乃大神通圣人,欲令一切人生正信心,故常显不思议事。其饮酒食肉者,乃遮掩其圣人之德,欲令愚人见其颠狂...
有一年寒冬将至,药山惟俨禅师依照常住往例,请寺里的僧人到山下化冬,以储备寺里的日用所需,化冬的僧人首站就到大...误区一:用进补代替锻炼 医学家对人们提出忠告:生命需要运动,只有配以必要的体育锻炼,营养补剂才能更好地发挥作...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今天想跟大家讲讲,这个众所周知的布施。布施呢在佛法里面叫做檀波罗...
所谓佛法,并不离世间法,其目的无非在使心净心。人之根性不同,故法亦有异。皆由浅而深,取其最易者,莫若诵经念佛...
在唯识的教法当中,把胜义的道理分成四种: 第一个,世界胜义。世界胜义主要是一种人天乘的道理,讲到世间的因果关...佛法是因果法,我们修行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你发一个什么样的愿,就是造一个什么样的因。我们每天修行第...
问: 经过师父的分析、解释四十八愿,弟子对弥陀的功德有更丰富的认知。但是极乐世界的庄严,弟子粗糙的凡夫,很难...
大寂定
【佛学大辞典】
上篇:大梅 | 下篇:大寂灭 |
(术语)爱着之念及所爱着之法,谓之染,解脱之念及所解脱之法谓之净。盖染者无明之法,净者法性之法也。十不二门指...
有执无执杂染清净记
救脱菩萨
本来无事
立播
净源(1011—1088)
全奯
僧佉论
畜生因
甲胄印
尽
佛书解说大辞典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印光大师:济公乃大神通圣人

居士无病,您的妙药还您
六大进补的误区

如何才算有正知正见的布施

诵经念佛应注意之事宜

以真空妙有来调伏内心,这才是真正的阿练若
修出离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