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婆沙论九十九曰:“昔末土罗国有一商,聘妻生一男儿,字大天。商主往他国,久不还,其母与其子有染。后闻父还,与母设计杀父,是第一无间业也。事恐灵,与母逃于摩竭陀国华氏城,彼后遇在本国供养之罗汉,复恐事彰,而杀罗汉,是第二无间业也。其后,母通于他人,大天怒,杀母,是第三无业间也。”案此事或出于后世之伪造。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三自性不成无差别】 p0215 摄论二卷八页云:若由异门,依他起自性,有三自性;云何三自性不成无差别?若由异门,...子题:具戒戒善、五八十戒戒善、菩萨戒戒善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一、具戒戒善)就十业中,互为四句:一、善而...人之身心乃由色、受、想、行、识等五蕴假和合而成,譬身心如家宅,故称五蕴宅。[最胜王经卷四] p1213...子为助词。一句,原意指一言。又作向上底那一句。乃表诠佛法究竟之语。亦即指示无言无说之究竟之语。如临济录(大四...【成唯识论掌中枢要】 四卷,唐代窥基撰,略称《成唯识论枢要》,系唯识三疏之一。本书初叙成唯识论之成立、传入、...(术语)Upāsaka,梵称优婆塞,译云信男,又云信士。在家之信者,受三归五戒或八斋戒者。通俗编曰:今人出财布施曰...(职位)参列法会之僧中,除导师及七僧外,其他众僧称为题名僧。类之多少无一定。题名人于读师之次举经之题目者,故...(喻)佛菩萨教化众生的法音,传播得很远。...僧寺之谓。香者,以香来譬喻佛法、或佛教建筑物之功德,同于香殿、香室之香。刹者,梵语 ksetra,本为柱之义,指塔...(杂语)简择差别之意。又曰简异,别异,分异,略曰简。谓简择诸法之同异,而明其差别也。...依天台所立之教判,佛说般若经阐扬诸法皆空之理,目的是要遣荡淘汰声闻之法执,以及要会归一切佛法都成为大乘。...佛说弥勒下生经...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八大人觉经...大家都很熟悉《三宝歌》,佛教界重大法事活动都是在《三宝歌》声中拉开帷幕。唱《三宝歌》能建立我们对三宝的神圣信...人生真正的幸福是心安,而非物质的享受,因为一切物质如泡沫般虚幻,也如天上的浮云,瞬间即过。想要安心地生活,就...问: 修行的人过午不食或者日食一餐,那是为什么? 成刚法师答: 过午不食,就是所说的持斋,斋就是和佛法相应之意...佛陀刚成道证果时,独自在优楼频螺聚落尼连河边的菩提树下,静坐沈思,心中想着:在这世上唯有一个法门,能令众生的...
一、前言 我们信仰佛教,皈依三宝,皈依后怎么去做?我们皈依三宝是为了了脱生死,皈依之后就正式进入佛门了。没皈...
我们一讲到禅修,就会想到在禅堂里面两腿一盘,监香师父扛着香板走来走去。各自闭目用功,或者数自己的呼吸、或者看...问: 业障深的人应该念什么佛? 宽见法师答: 不管念什么经什么佛,都是圆融无碍的,都是一不是二,念一佛即是念无...
众生之心,与佛无二。虽迷真逐妄,背觉合尘,起贪瞋痴,造杀盗淫,轮回六道,了无出期,而其寂照真常之本体,仍然如...
大天三种无间
【佛学大辞典】
上篇:大天 | 下篇:大天五事妄语 |
(名数)又名三聂提:一、受假施设。二、法假施设。三、名假施设。是大品经所说之三假也。为别于因成假等三假,谓之...
三自性不成无差别
戒善
五蕴宅
一句子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
信士
题名僧
法鼓
香刹
简别
般若淘汰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三宝歌》浅释
心安比赚钱更重要
为何修行人要过午不食
四念处观

怎么样做好佛教徒

参禅的先决条件
业障深重要念什么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