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表身口意而三礼拜,敬礼之至,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经名)一卷,西晋法立译。帝释问良田。佛答以五德净名为福田。即沙弥之五德也。又名七法之广施为福田。建立佛图等...(术语)圣者之种性也。谓入道而修三学者。三宝中之僧宝也。行事钞下二曰:三宝圣众。【又】生众圣之行法,名为圣种...(传说)释迦如来往昔为比丘时,趣大施会,途中至大桥,就其桥,向一智人,发七千八百问,为智者所呵。...【应往乃至应默】 p1401 瑜伽七十一卷十一页云:复次云何善知我于是中应当往诣乃至应默?谓若略说,为此应往,乃至...【声闻无学依变化身证无上觉】 p1396 成唯识论八卷十四页云:如有论说:声闻无学,永尽后有;云何能证无上菩提?依...1、指小乘的七贤,又名七方便位,或七加行位,都是声闻乘人在见道以前的修行位,其位是五停心观、别相念住、总相念...系菩萨所修之十种法。又作十种念处。即:(一)身念处,观身不净,所有身中从我所起诸不善法,悉皆远离。(二)受念处,...亦名:制戒为调三毒令尽、佛制戒之意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如律文云,婆罗门问阿难:‘汝世尊,何故为诸比丘制增...【四想】 p0392 集异门论六卷十三页云:四想者,一、小想,二、大想,三、无量想,四、无所有想。小想云何?答:作...(地名)五印度中之中印度也。...神秀,是中国禅宗北派的开创者。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县)人,早年博览经史,唐武德八年(625)在洛阳天宫寺受具足戒。...(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毗尼日用切要...下面是我想得到的几种随时随地可行的办法。每个人因为环境不同,兴趣不同,有人欢喜这一种办法,有人却以那一种较为...问: 晨朝十念法只可以早上念吗?或者早晚都可以念? 答: 慈云忏主作的十念法,只说了早晨念。因为早晨是一天的开...学习佛教的教义佛法本来是为了寻求解脱,而部分人却不以为然。不论在道场里还是道场外,已经失去了其修行的名分。而...
一个念佛人,在他的心念和行为上,最要紧的是敦伦尽分。敦,是行持,伦,是五伦关系,伦常,君臣、父子、夫妇、朋友...
我要提醒大家:修行人,你的心住在什么地方,对你会有很大的影响。你住在五阴再来调伏五阴,你就不是它的对手了,你...
(第一讲) 各位法师慈悲,各位有缘们吉祥,诸位下午好。 今天菩萨加被。感谢咱们普陀佛协弘法部的邀请。可以说是再...
若举于足 当愿众生 出生死海 具众善法 ----《华严经净行品》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离开禅座,准备抬脚走路的时候就...
居士到寺院是为了学习佛法而来,为了修行而来。修行就是修正我们的行为心念,因为我们一般人平常生活在世俗生活当中...
三礼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藐三菩提 | 下篇:三覆八校 |
天台宗所立三惑之一。指迷于中道第一义谛之烦恼。即障覆中道之根本无明,为一切生死烦恼之根本。以其不了一法界之微...
诸德福田经
圣种
七千八百问
应往乃至应默
声闻无学依变化身证无上觉
七贤
十念处
制戒为调贪欲瞋痴令尽
四想
中印
神秀(606—706)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五种可随时随地修行的方法
晨朝十念法只可以早上念吗
良因法师:女居士应避免的8种丑态

念佛人的为人处世

心住在什么地方,对你会有很大的影响

宏海法师:楞严经略讲

善用其心就在当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