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三量有二种:一、因明之三量:即现,比,圣教,之三也。二、就心心所量知所缘之境,而立三量之不同:一、现量,如镜之对于物体。能缘之心,不为些之分别计度,量知现在之境者。如耳识之对于声,眼识之向于色,是也。二、比量,于不现显之境。比知分别而量知者。如见烟知有火。凡因明依第六意识之比量智而成也。三、非量,于现在之境与非现在之境,以逆乱之心错分别取不实之事者。即以似现量似比量,而为非量也。就八识所知而分之,则第八识与眼等之五识唯为现量,第七识唯为非量,第六识通于三量。说见百法问答抄二。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无色有学】 p1063 显扬三卷十五页云:八、无色有学。谓生无色,已见圣谛二种有学。一、不还果。二、阿罗汉果。...【阿赖耶识与诸转识俱转转相】 p0784 瑜伽五十一卷六页云:云何建立阿赖耶识与转识等俱转转相?谓阿赖耶识,或...(名数)四方之护神也。大疏八曰:重结周界。以四大护各护一方。义释七曰:当知二明王二奉教四大护等,皆是此中折衡...Jieshenmijing 印度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基本经典之一。唐玄奘译。5卷。相传此经有梵文广本十万颂,汉译为其...(植物)树名。又以劫波罗树之华絮所织之白氎名。【又】(杂语)Kapala,译曰髑髅。...(术语)Indriya,能生之义。增上之义。草木之根,有增上之力,能生干枝,因而眼之眼根,有强力,能生眼识,则名为...取绢、木、纸、黄铜等材料造花,以金银色庄严之,常年供在佛前。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之灌沐尊仪中,谓日日浴佛时,应...指佛弟子优陀夷。谓劝发化导人,于佛弟子中以优陀夷为第一。增一阿含经卷三弟子品(大二·五五七上):“善能劝导,...相摄者,谓蕴界处一一自相即体自摄,如色蕴摄色蕴,广说乃至法处摄法处。...梵名 Mahā-mayūrī-vidyā-rājī。音译摩诃摩瑜利罗阇。又作孔雀王、佛母孔雀大明王。依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界名)梵语阿鼻Avici,译曰无间。如无间地狱,无间修,等无间缘等。...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
弥勒菩萨是未来佛,经过七佛授记,为释迦牟尼佛的辅佐,现在正在兜率内院主持说法。是释迦牟尼佛的法统继承人。弥勒...1、忏悔自己过去身体、语言和心念上所造偷盗的罪业。 2、从今以后,决心不犯偷盗。 3、看见别人从事偷盗时,设法加...一、真正做到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使自己能尽最大的努力修好十善业,积累往生的福德资粮。 同时可以防止辛苦修积来...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向比丘们开示:有四种因缘会使大众心生贪爱。是哪四种呢?比丘因为居士供养...
谦恭不是一种表面姿态,而是一个人内在品德和修养的高度表现。 圣严法师 佛陀说:入于人群中,自未知他人,他人未自...问: 一切经典是佛证到的诸法实相,用言语流露出来的。众生的语言是由情识里生出来的,是由分别心生出来的。世间一...
至于念佛,必须按自己之精神气力,而为大声,小声,默念,及金刚念(即有声,别人听不见者,持咒家谓之金刚念)之准...
持咒诵经,以之植福慧,消罪业,则可矣。若妄意欲求神通,则所谓捨本逐末,不善用心。倘此心固结,又复理路不清,戒...
三量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跋罗 | 下篇:三智 |
(一)住于禅定。禅定(梵 pratisajlayana),宴默之意。法华经卷三化城喻品(大九·二五中):“佛说是经,于八千劫...
无色有学
阿赖耶识与诸转识俱转转相
四大护
解深密经(Sandhinir-mokcana-vyuha-sutra)
劫波罗
根
人造华
劝导第一
相摄
孔雀明王
无间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梵网经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浅谈弥勒净土的信仰
改造贫穷为富贵的方法
修行人为什么要少语止语

有四种供养因缘,使僧众心生贪爱

【推荐】谦恭,是有能力者所缺乏的美德
什么叫做无分别智

念佛不可过猛,须按自己精神气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