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三毒之异名。贪瞋痴也。无量寿经下曰:“消除三垢冥,广济众厄难。”净影疏下曰:“小乘法,化教断三毒名除三垢。”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名数)心地观经说法报应之三者,各有二身。总为六身。...【缘起善巧与处非处善巧差别】 p1307 杂集论十一卷七页云:处非处善巧,应云何观?应如缘起善巧观。问:缘起善巧,...指天台家依五门顺序修灭罪法之行事。此五法于昼夜六时修之,称为六时五悔。乃智顗依弥勒问经、占察经、普贤观经等而...【后得智是世间出世间】 p0879 世亲释六卷十四页云:后得卽是能成立智;此不应说唯是世间。由于世间未积习故。...【无热天】 p1054 大毗婆沙论一百七十六卷一页云:云何无热天?谓无热天一类伴侣,乃至广说。问:彼天何故名无热耶...【佉沙】 西域记云:旧谓疏勒者,乃称其城号,言犹讹也。正音云室利讫栗多底。...【五相了知彼彼语义】 p0286 瑜伽七十一卷九页云:云何了知彼彼语义,亦由五相?一、了知缘起故。二、了知句差别故...由前世邪见感得今生之二种报。据法苑珠林卷七十载,二种邪见报即:(一)生邪见家,指因前世邪僻覆心,起诸妄见,故感...【一切有情由食而住】 p0014 瑜伽六十六卷三页云:问:有七因缘,任持诸行,令住不坏;何故世尊,但说有情由食...(术语)Avaivart,又作阿毗跋致,或作阿惟越致,译曰不退转。不退转成佛进路之义。是菩萨阶位之名。经一大阿僧祇劫...【相称】 p0834 瑜伽八十一卷四页云:相称者:如众会故,应供故,称法故,引义故,顺时故。...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弘化社32分本)...
过去有三兄弟,都说自己高大健壮,某次三人一起守夜,两位哥哥先睡,弟弟便独自坐着。此时,有一只叫不吉的虫过来咬...
当业力跟妄想结合的时候,人生无解,真的无解!其实人生不应该那么复杂。如果只有业力,那很简单,看谁欠谁而已。你...
准提王佛母身黄白色,有种种庄严其身,腰着白衣,衣上有花纹,着轻罗绰袖天衣,以缓带系腰。种种庄严色法胎藏界之义...
经云:高必坠,聚必散,合必离,生必死。因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这是宇宙人生亘古不变的必然规律。所以佛告诉...
【尔时。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法藏比丘而说经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得其妙...
讲到重罪、重业,一定是第一,心非常猛利;第二,跟外境有关系。 四、由事故重谓若杀害大身傍生,人或人相、父母兄...
净土宗对佛教其它宗派影响很深,一直受到历代高僧的推崇,无论修习哪一宗派,最终皆导归净土。古往今来,许多高僧外...
原文: 接手书,不胜伤时之感,十余年来,天灾人祸,相继降作,总由不知三世因果,唯欲自利,不顾杀生害命,以及害...
三垢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拜 | 下篇:三衍 |
【二种转依证得所由】 p0041 成唯识论九卷十三页云:云何证得二种转依?谓十地中修十胜行,断十重障,证十真如...
六身
缘起善巧与处非处善巧差别
天台五悔
后得智是世间出世间
无热天
佉沙
五相了知彼彼语义
二种邪见报
一切有情由食而住
阿鞞跋致
相称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盎覆不吉虫喻

打妄想就会把过去的业给牵动起来

准提菩萨三目十八臂的表法含义

灾难的启示与佛教的无常观

至心精进,何愿不得

对哪些对境造业,业果会越重
古代高僧净土感应事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