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三界包含一切众生之烦恼业果。故为藏。仁王经上曰:“一切众生烦恼不出三界藏。”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中阿含二十一说处经,为年少比丘说众生之身分六大假合,使舍诸欲。如骨肉之地大,血之水大,暖热之火大,呼...(修法)佛部为息灾法,莲华部为增益法,金刚部为降伏法。见悉地经一,大日经疏三。...佛诸弟子,于闲静处,乃至山林旷野,善修不净等观。厌患其身,忽生惊怖,及为恶魔,作种种恶事,恼乱其心,忧惧转增...(术语)胎藏界曼陀罗十三大院中之第四院,在中台大日之左方(大日西面),即第一重之南方。列金刚部诸尊三十三。其...(杂语)魔所生之子也。又子者指物之称,直谓魔为子也。法华经普贤劝发品曰:若魔,若魔子,若魔女,若魔民。碧岩四...为“性相融会”之对称。认为性、相二宗于教义上有优劣之别,明确加以决择判断者,称为性相决判。乃华严宗四祖澄观学...息灾、增益、降伏、敬爱,云四种法,加钩召,云五种法。 一、息灾 梵云扇底迦,为自身及他人之病难等消除种种...即死人之尸体;藉以比喻犯罪之比丘。据大智度论卷二十二、金光明经文句卷三等所举,比丘犯四重罪者,则断除比丘之慧...(术语)往生礼赞曰:忏悔有三品:上中下。上品忏悔者,身毛孔中血流,眼中血出者,名上品忏悔。中品忏悔者,遍身热...凡二册。韩国狮岩采永编录。又称佛祖源流。列叙韩国禅宗(曹溪宗)传灯之次第。刊行于一七六四年。内容记述自释迦如...不善法之谓。黑,为染污不纯之意;品,指品类。不善之法,其性染污不纯,故称黑品。又黑之意义,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一...(印光大师校印本)...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一切众生,一念心性,与三世诸佛,了无二致。但以迷而未悟,故长劫轮回于六道之中,永无底止。虽则人天善道,较三途...
大磬一响,苦空无常,思惟人生,积极向上。 大家来参加念佛,通过一点一点学习《观无量寿经》,就明白韦提希夫人为...一日,阿难尊者对佛陀说:世尊,您出生于帝王之家,拥有一般人所没有的荣华富贵;出家后,经过六年苦行,最后于菩提...
《占察善恶业报经》云:若遭众厄种种衰恼不吉之事,扰乱忧怖,不称意时,应当甘受,无令疑悔,退修善业。即当思念,...
为什么有生死轮回?其实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我们本来是清净本然,我们内心当中本来没有烦恼,本来没有罪业,本来没...
我们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是罪业生死凡夫。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中染心易炽,净德难成所作罪垢,无量无边这四句...有两个孩子从家中偷了一些水果和奶制品,跑到野外去玩。那时还没有保存食物的方法,看着吃剩的食物在阳光下坏掉,他...人之所以会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值得我们记忆的东西,也有一些必须要...
三界藏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界尊 | 下篇:三界火宅 |
(1151~1225)南宋临济宗僧。台州宁海(位于浙江)人,俗姓周。字浙翁。幼时即颖悟迈伦。十八岁时,于本乡净土院出...
六界聚
三部护摩法
八念
金刚手院
魔子
性相决判
四种檀法五种檀法
死尸
三品忏悔
西域中华海东佛祖源流
黑品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劝茹素断荤戒杀放生

想让佛菩萨加持,自己也要积极努力
成佛之前

让罪业消失的方法就是「忏悔」

为什么会有生死轮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