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一、大咒,根本之咒也。二、中咒,总略大咒者。三、心咒,总略中咒者。见真言修行钞二。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物名)禅者所被之头巾。画中维摩所被者是也。见象器笺十七。...(一)(567~645)唐代僧。南阳白水(位于河南)人,俗姓张。少游儒林而厌其喧杂,遂立愿出家,奉戒自守。十九岁披剃...三德者: 一、法身德 为佛之本体,以常住不灭之法性为身者。 二、般若德 般若译曰智慧,法相如实觉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是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而生的见、闻、嗅、味、觉、思的了别...【二种见道】 二种见道,是真见道和相见道。修唯识行,至见道位,在此位证得根本、后得二智,悟入唯识性相。故在此...言语不诚实,欺骗他人,叫做妄语。于圣道中,未得言得,未证言证,或说我受天龙鬼神的供养等语,以诳愚人,以取利养...【遍觉分行】 p1123 显扬三卷五页云:二、遍觉分行。谓三十七菩提分法、总摄说为遍觉分行。如实觉了一切所知义故。...(杂语)为死者回来之一定忌日。如三回忌七回忌等。...梵语 cittaikāgratā。音译质多翳迦阿羯罗多。为定名之一。乃定之自性。以止住心于一境之状态为定,故又称心一境性...【串习】 p0707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页云:串习者:得随所欲,无艰难故。 二解 辩中边论下卷七页云:共许此名...据宗镜录卷四十九载,阿赖耶识变现根身、器界等相,依共业、不共业之所感,可分为四种,即:(一)不共中不共变,如眼...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佛说疗痔病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白居易是唐代的伟大诗人,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自称香山居士。唐朝文人中,白居易与佛教僧侣往来最为密切。《五灯...问: 师父,修行是注重形式重要,还是不注重形式重要呢? 慧广法师答: 首先要告诉你,两者对修行都重要。但更加重...在南传佛教中,出家人,早晚要用这么一段话:我们不能超越老,不能超越病苦,不能超越死亡,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不论...
好甘草(半斤) 川贝母(四两) 杜仲(四两) 用六斤水,将三味药共煮。及至水熬去一半,去渣。用上好红糖一斤,放...现在科技文明发达,电脑普遍运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电脑虽然能够收纳种种信息,用各种方程式来说明事物的千变万化,...
二〇一七年三月五日,我接到小弟的电话,说父亲的状况比较危险,让我速回。年前父亲就因脑梗第三次发作住进医院了。...玄沙师备禅师开示大众说道:诸方长老大德,常以弘法利生为家业,如果说法的时候碰到盲、聋、哑这三种人,要怎么去接...如果生活是海,那么欲望如潮。 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欲望,就像大海不能不涨潮一样,这是一种自然规律。假如世人都没...
三咒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武 | 下篇:三使 |
(术语)佛所住之国土,又佛所化之国土也。净土固为佛国,秽土就佛之所化,亦可云佛国,如娑婆世界为释迦如来之佛国...
禅巾
法常
三德(二)
六识
二种见道
大妄语
遍觉分行
回忌
心一境性
串习
共不共四变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白居易与佛教之因缘
修行是注重形式还是不注重形式呢
自己为自己负责

印光大师传戒烟妙方
心的比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