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梵名Uktika,又作郁胝歌,郁低迦。译曰能说。佛在世之外道,尝诣佛所,问世间有边无边等四句。见杂阿含经三十四。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直说法义之长行经文也。十二部经中修多罗之说相也。又不借余人,本人自说曰直说。成实论一曰:修多罗者,直...少净,梵名 Parītta?ubhadeva,音译作波栗多首婆、波利多首、波栗羞诃。又作约净天。色界十八天之一。指第三禅天之...(人名)Vāṣpa,又作婆师婆、婆湿婆、婆沙波。五比丘之一。译曰起气、泪出、气息。佛灭后,窟内窟外结集时,于窟...【染净二法】 染法、净法之并称。又称净法不净法。染,即烦恼污秽之义,是无明之法。净,即远离烦恼,清净之义,是...以善、恶、无记(非善非恶)三性来分别二十二根,其中,眼、耳、鼻、舌、身等五根,男、女根及命根,其性质非善非恶...梵语 duhkha-satya,巴利语 dukkha-sacca。四谛之一。又称苦圣谛(梵 duhkhārya-satya)。指圣者如实审察三界有漏...(杂语)教贫困老母使卖贫得生天果,见贤愚经五迦旃延教老母卖贫品,诸经要集六,经律异相十五。尊者受佛敕往本生处...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成论云,智田胜福田。乃至扫僧地如阎浮,不如佛塔一手许;佛以智故,胜诸弟子,不以断故。供...愿波罗蜜,梵名 Pranidhānapāramitā,音译波罗尼陀那波罗蜜多,意为誓愿到彼岸。十波罗蜜菩萨之一。居密教现图胎...(1272~1340)元代曹洞宗僧。明州定海(浙江镇海)人,俗姓沈。号东明。九岁入奉化大同寺为童侍,十三岁剃发,十七...唐代石霜庆诸禅师(807~888)之法嗣九峰道虔,以石霜生前开示学人时所常说之七语句来勘验首座,并认为此七句乃学人...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金光明最胜王经...大悲咒修持仪轨...
所有的事,无论是佛法还是世间方面的,失败原因: 首先、在于最初选择的时候不理智,以下面四种方式而选择: 一,以...
人生的目标,有钱只为饮食男女吗?你们都知道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有一首诗,我改了一改...道树禅师,建了一所寺院,与道士的庙观为邻,道士放不下观边的这所佛寺,因此每天变一些妖魔鬼怪来扰乱寺里的僧众,...
一提起佛教,映现在许多人脑海的,可能就是没有家庭生活的出家人形象。实际上,出家只是佛教生活方式的一种,佛教徒...
我们今天跟大家讨论的主题是关于皈依的意义与方法。在讲主题之前,我们先简单地说明:皈依在我们佛法修学过程中的重...青年人即将走上社会,为此惴惴不安。临行前,青年人来看望爷爷,希望爷爷能给他一些忠告。 爷爷说我的菜地很久没有...
念佛之人,若是一心念佛,不念世间家业儿女,决定可以蒙佛慈力,接引往生。无论修持久近,乃至临终始得善友开示,一...
洞山禅师有一天去探望一位生了重病的学僧德照,德照就请示洞山禅师道:老师!您为什么不发慈悲救一个真心学道的弟子...
郁底迦
【佛学大辞典】
上篇:郁提尸 | 下篇:郁瘦歌逻经 |
指自性散乱、外散乱、内散乱、相散乱、粗重散乱、作意散乱。(一)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识之自性驰逐外缘,不能静...
直说
少净天
婆师波
染净二法
无记根
苦谛
迦旃延教化
智田胜福田
愿波罗蜜菩萨
东明慧日
石霜七去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分析导致我们失败的原因

南怀瑾揭秘财富的去向
不变应万变

【推荐】在家居士的婚姻观

净界法师:皈依的意义与方法
三只桶

念佛决定往生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