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唐善导观经疏科一经为五段第一序分,第二正宗分,第三得益分,第四王宫流通分,第五耆阇分。得益分者,十六观之正宗说终后,说韦提希夫人及五百侍女得见西方净土及弥陀三尊,韦提希得无生法忍,五百侍女各发无上菩提心之利益一段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布施之行法也。施物于人也。...【苾刍律仪无有自然受义】 p0875 瑜伽五十三卷二页云:若与此相违;如其所应,当知得有律仪随转。差别者、谓有...梵名 Jayosnīsa,西藏名 Rgyal-bahi-gtsug-tor。音译欲邬瑟尼洒。又称胜顶轮王、胜佛顶转轮。为五佛顶之一,八佛...【正性定聚】 p0503 俱舍论十卷十八页云:何名正性?谓契经言:贪无余断,瞋无余断,痴无余断,一切烦恼,皆无余断...(一)指念佛等十种念。又作十随念。增一阿含经卷一载有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即止息心意之想...指尊宿(德高年长者)之诞生日,尤指尊宿示寂后之诞生日。于此日所设之斋供,称为愍忌斋。禅林象器笺第十六类报祷门...(术语)栴檀之林,寺院之尊称也。李绅诗曰:世人遥礼二檀林。西域记叙曰:业光上首,擢秀檀林。德契中庸,腾芬兰室...(名数)净土门所立,说念佛有三缘之功力:一、亲缘,众生起行口常称佛名,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慧灯】 p1319 瑜伽八十三卷五页云:言慧灯者:谓于如来所说经典甚深建立,等开示故。...【无明亦与余支为缘】 p1089 瑜伽十卷十页云:问:无明唯与行为缘?亦与余支为缘耶?答:无明、乃至亦与老死为缘。...凡夫、外道、三乘、如来等四类人对“我”之了悟与观点有如下差别,即:(一)凡夫妄计我,谓世间凡夫不能了知五阴等法...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1.工作是一阵子,家庭是一辈子;世间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家庭的失败。 2.你占有财富,财富占有你的精神;你拥有名...过去在罗阅只国,有一位婆罗门非常贫穷,即使努力工作,还是祸事不断,常常缺乏饮食、衣物。于是,失望的他走到街上...
现在各大旅游区风景点也被过度开发。本来去旅游去登山,主要为了健身、领略大自然;而现在人们到景点不是去体验爬山...人的命运有两种: 一种是定数, 人一出生,来到这个世间,一刹那命运已定,这就是生辰八字,它记载着人这一生之中大...
随烦恼二十:言失念者,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能障正念,散乱所依为业。 失念就是对你所缘的境界不能明明白白地...
净土缘起的第六大缘起,就是染土本空。为什么要说净土真实呢,因为我们娑婆世界,本来也是不实在的。 在《大智度论...
世间的众生,正当处在急难痛苦的时候,号叫父母,呼天唤地,却不知父母人王天王等,并不能救我的生死,断我的轮回,...
今天跟大家分享佛法的另一个重要原理,依报随着正报转。什么是依报呢?就是需要依靠另一个东西而存在的事物;什么是...
观无量寿经得益分
【佛学大辞典】
上篇:观无量寿经王宫会 | 下篇:观经化前序 |
【随惑】 又称枝末惑,与本惑相对而言。亦称随烦恼,《成唯识论》谓随烦恼指六种根本烦恼外之二十种随烦恼,又分为...
施行
苾刍律仪无有自然受义
胜佛顶
正性定聚
十念
愍忌
檀林
三缘
慧灯
无明亦与余支为缘
四种我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解除烦恼的十条格言
贫人变富豪

对自然界心存敬畏
人的命运有两种

失念者,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

就是为了这最有意义的一喊

唯有这句佛号,是应当尽心竭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