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观无量寿经述观音之相曰:“毗楞伽摩尼宝,以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大日经一曰:“北方大精进,观世自在者。光色如皓月,商佉军那花。微笑坐白莲,髻现无量寿。”龙树十二礼曰:“观音顶戴冠中住,种种妙相宝庄严,能伏外道魔憍慢,故我顶礼弥陀尊。”般舟赞曰:“天冠化佛高千里,念报慈恩常顶戴。”往生礼赞曰:“西方阿弥陀佛,观音顶戴冠中住。”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固执事物而不离之心也。广百论释曰:非唯空有,亦复空空,遍遣执心。中论疏三末曰:方广之流闻无生,乃更增...(名数)降三世,军荼利,大威德,金刚夜叉之四明王也。...(人名)沙门安法钦者,安息国人,西晋武帝太康二年,来洛阳,译出阿育王传等数部。见开元录二。...(术语)旧云畜生,新云傍生,一作旁生,傍行之生类也。婆沙论曰:其形旁,故其行亦旁。又曰:因行不正,受果报旁。...谓虚妄不真或不辨别真实之意义。即指名实不符之错误见解。盖“名”为能诠表事物之名言语句,“实”为所诠表之真实事...全一卷。陈那菩萨造,唐代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义净撰之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列有陈那撰之因明八论,其中之...子题:钵须熏治、铁钵五熏、土钵二熏、孔雀咽色、鸽色、熏钵炉、钵炉、掍鋧、澡瓶亦熏为色、熏钵场、熏钵法、掍油 ...谓入于闇室大声念佛。行者特别选择闇室,出大音声念佛,完全与外界断绝视听,远离妄想,以成就念佛三昧。释净土群疑...(术语)西国之法有,以钱财或庄田寄附寺院限七僧常供斋食者,谓之七僧斋。俱舍光记十八曰:有檀越布施钱财或庄田等...即因缘变与分别变。据成唯识论卷二所述,有漏之识变可分为二:(一)随因、缘之势力而变,称为因缘变。(二)随分别之势...乃大乘起信论所说之法门,即指阿赖耶识与分别事识。(一)阿赖耶识,梵语 ālaya-vijāna,译作“无没识”。如来藏与...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印光大师校印本)...
那年春天,我与几位师兄到东林寺拜见大安法师,法师正在会客,我们坐在一旁等待。第一位向法师请教的,是一位从山东...
业当然它有两种情况:第一个,它只是在酝酿当中,它还没有成熟,那这就是你的机会;第二个,它已经成熟了,已经变成...
阿弥陀佛遍知法界的智慧之海,用海来比喻智慧的深广,就是得一切种智者。我们也具有一切种智的,但为什么这么愚痴啊...
你听很多的经啊,你对事实上,你不能进入你的心,效果就不大,能进入你的心,一切都能转,信不信? 不信大家研究研...佛教劝人学习放下万缘,不要执着感情,却不是要人无情,因为,人本来就是有情众生,只要把爱情的聚散当成因缘变化来...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若有裁缝染治浣濯者,不取正觉。】 这...
信与愿是往生的关键。蕅益大师说得明白:往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只要有真信切愿,临终十念,甚至一念也能往生。...问: 学佛人如果都想依教奉行,把念佛摆在第一而无暇参与义工活动,那寺院如何进行各种慈善义务工作?我们该如何在...
观音顶戴弥陀
【佛学大辞典】
上篇:观音观 | 下篇:观音应现日天子 |
(术语)一切差别之事相,悉为权法,以常住不变之真理为实法。诸法二字显权法,实相二字示实法。是十双权实之第一双...
执心
四大明王
安法钦
傍生
无名无实
取因假设论
钵色如非
闇室念佛
七僧斋
二变
二识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只要好好念佛,在哪都一样

只要这个业还没有成熟,你就有机会

你要修福修慧,这句名号就完全具足了

这段障碍一过,真正的福德智慧就现前了
圣严法师《爱情的智慧》

凡夫的福报是不自在的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