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无恶之垢染也。无量寿经上曰:“洗濯垢汗,显明清白。”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sarvajatā。音译作萨婆若多。指一切智之相。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二五·二六○中):“萨婆,秦言一切;若,...(名数)看护有病之人,当行五种之德:一知病人之可食不可食,二不嫌恶贼病人之大小便利唾吐,三有慈悲心不为衣食,...梵语 sadvijāna。十八界中之六识界。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认识作用。即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身与心,为有情的正报,在五蕴之中,色蕴是身,受相行识四蕴是心。...【名义二法更互为客】 p0590 显扬十六卷五页云:问:云何应知此是邪执?答:以二更互为客故。所以者何?以名于...(杂名)Daṇḍa,又作单拏,译曰棒。演密钞八曰:焰摩怛荼印者,怛字是但字书误,但荼棒也。慧琳音义三十六曰:单...湛然,是唐代天台宗的高僧,俗姓戚,常州晋陵荆溪(今江苏宜兴县)人,其家世习儒学,幼年便超然有迈俗志。玄宗开元十...(术语)四句分别之时,谓第四句第一亦非第二亦非也。又曰双亡。...不是有的有,因一切之有都是缘生法,只有假相,无有实体。...(故事)频毗娑罗王梦见一氎裂成十八片,一金杖折成十八段。以为佛灭后小乘分派之兆。...(术语)威势勇猛,不可测度也。无量寿经下曰: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胜鬘宝窟中本曰:外使物畏,目之为威。内...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
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 这两句是承上面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两句话而来。由于你不作诸恶,所以才能得到:...
佛陀一开始用中道的实相,对我们一个烦恼粗重的人来说是不适合的,就是我们没办法做到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
以前也和大家一起学习过龙舒居士的净土文。再读一遍,它的感受又不同的,就觉得真正地能够认识了自己。你看有些人,...
在2005年秋季的一天,有两个失落的少年在加州的一个林场里玩,恶作剧地点燃了那片丛林,他们想象着消防警察们灭火时...现今社会,一般人都在追求物质生活的提升,当六根接触六尘时,难免会起心动念,但起的是烦恼心、动的是烦恼念,导致...
我在观音寺认识一个师兄,曾经和我一起住过,40多岁时,就因病去世了,在集美医院。他是外地人,去世后亲人也不管他...
走路要轻 行的威仪最先入人眼目,超然的仪态亦可化导众生。行要杜绝杂乱不匀、轻佻放肆、拖沓散漫。轻步慢行不仅是...
这个八字啊,有没有?有。这是依通,推理,推你前生种性所带来这一生的因果遭遇。换句话,八字就是所谓算命、这个是...
显明
【佛学大辞典】
上篇:显性教 | 下篇:显益 |
梵语 vidyā-sadaksarī。原为喇嘛教徒所称唱之观世音菩萨之心咒,后广为一般佛教徒所诵持。即指“唵 嘛 呢 叭 [口...
一切智相
瞻病五德
六识
身心
名义二法更互为客
但荼
湛然(711—782)
双非
非有
裂裳
威神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常有吉神拥护

「如狼守斋」的故事

肉体不过是幻化的因缘,为什么要贪著

宽容是一种拯救
让心定下来

【推荐】你下辈子的房子买在哪里

去寺院要注意哪些「轻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