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法)月蚀之时,以除去灾厄之目的而为祈祷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资持记·释钞序:“古师所明,但不作恶,即是持戒。今师不尔,必约动虑,体达教相,起行防遏,方成二持。安有卧地而...【本质】 此为唯识宗教义。是‘影像’的对称,为影像之所依。心及心所认识对境时,在内心中变现认识对象的相状,为...(名数)菩萨藏经云:人有十苦逼迫,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愁苦,六怨苦,七苦受,是三受中之苦受也,...(术语)梵语波牟提陀Pramuditā,接于顺情之境而身心喜悦也。法华经譬喻品曰:欢喜踊跃。【又】(人名)尊者名。释...(印相)作内缚拳。竖右手之头指。少屈之作钩形。是除盖障佛顶,及九方便中,奉请法身方便之印也。...【无为决择】 p1064 显扬十八卷十六页云:复次无为决择今当说。颂曰:心所缘等故,清净所缘故,四种离系故,建立八...谓枝末之教。指三乘教、小乘教。为“二教”之一。全称“逐机末教”,而与“称性本教”相对。华严宗主张华严别教一乘...对于种种之境,所感受者,于是起想。其想有三: 一、贪 对于顺境,所感乐受,而起贪欲之想,是谓之贪,贪者染...恶念者,谓恶之念虑也。恶念为一切恶所由起,修行之人,须息灭恶念也。...(术语)大地作微尘也。以譬数量之多。释门正统四曰:说释尊长寿,虽山斤海滴地尘空界亦不可比。...行事钞·自恣宗要篇:“律中,若别人及僧自恣已,更有客来,若少、告清净;等多,更为说。若二人作法已,更有三人,...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唐朝时候,有个宰相叫鱼朝恩。有一次,国王接见一个老和尚,是国师,国王封的国师。这次这个皇帝召见这个国师的时候...问: 现在打开电视、报纸,每天报导的都是色情暴力、天灾人祸的新闻,每次看到心里都不是滋味。修行人是否不应该看...
当我们以空观观照一念心性的本体的时候,是离一切相,它是非真、非非真。非真就是虚妄;非非真就是真实。它不是一个...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依修行的标准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一定要把修行的理念应用在生活中,自我调理情绪、心理状态...● 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犹当逊其奇特。即念念佛,即念成佛,历劫修证者,...
人在世间,如自己平时尚未修行到生死自主的程度,或根本不曾修行也不知道要修行,到临命终时都需要他人帮忙助念,那...诚拙禅师在圆觉寺弘法时,法缘非常兴盛,每次讲经时,人都挤得水泻不通,故信徒间就有人提议,要建一座较宽敞的讲堂...包容别人不容易,需要有耐心,因为当我们受到打击或是批评时,往往会觉得岂有此理而愤愤不平。如果对方还是你的亲人...
禳月蚀
【佛学大辞典】
上篇:禳日蚀 | 下篇:啰字三义 |
【劫布俎那】 西域记云:曹国。...
持戒
本质
十苦
欢喜
大钩召印
无为决择
末教
三毒
恶念
地尘
自恣竟客僧来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当你不高兴的时候,查一查原因
【推荐】在家人应不应该看电视报纸

知见影响你的心量

莫追忆,莫等待,莫犹豫
印光大师嘉言录--赞净土超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