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谓密教之经典,以行灌顶之式传授其奥义故也。稽古略三曰:“于灌顶部,诵出一品,名楞严经。”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现生之身。又佛菩萨化现种种之身也。...(譬喻)牛之角。以譬物之并立者。止观辅行一之一曰:牛角表双。...(术语)老成宿德之人。临济录曰:有一老宿参师。名义集一曰:体毗履,此云老宿,他毗利此云宿德。...(术语)法界广大而无边际,无尽诸法存于其中,诸法无尽,故法界亦无边。法界者,容法之界域也。...梵语 daksinā。俗称野布施。[贝*亲],即布施物。送丧于野外,发给僧众之布施物,称为丧[贝*亲]。敕修百丈清规卷三...曹魏译经家。安息国人。艺业精深,慧解尤峻,振锡游历四邦,魏文帝黄初(220~226)年中,于洛阳从事翻译。曾译有罗...亦名:燃灯法 子题:续佛光明昼不得灭、息灯、羁、供佛灯、长明灯、难陀女供佛灯不灭 行事钞·诸杂要行篇:“僧祇,...(一)指修行坐禅之处。[梁高僧传卷三求那跋摩章] (二)住持之居室,即方丈。或转申为住持之代称。[法苑珠林卷十八...(名数)须弥山周围七重之金山也。俱舍论十一曰:苏迷卢Sumeru居中,次逾健达罗山Yugaṁdhara,伊沙多罗山Īśādh...(名数)一、随缘真如,不守自性随染缘而生染法随净缘而生净法者。二、不变真如,随缘而为万差之诸法,亦不失真如之...释迦佛于灵鹫山说法华,迹门三周说法以后,地下忽涌一宝塔现于空中,多宝佛全身舍利结跏趺座,结法界定印。其时,多...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魔境因由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想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 迷则成害 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过去,佛陀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舍利弗和目连两位尊者住在耆阇崛山中。有一天,优波伽吒鬼看到舍利弗尊者刚剃完须...在禅修的过程中,要排除傲慢和瞋恚的心理。傲慢是一种看低别人的心理。瞋恚是一种生气的心理。 当年印度的悉达多太...
八大菩萨有哪些来历? 八大菩萨是佛经中记载辅助释迦牟尼佛教化工作,护持正法,爱护众生的八尊菩萨。八大菩萨的名...念佛人静坐也须念佛。非外道只静坐而已。念佛行住坐卧都可念。行时声默随意。卧时宜心中默念,不宜出声。坐时切不可...修行人应该具备的一个正见:凡遇到任何是非,永远是自己错。这一点,其实很多人并不能真正接受、理解,当然更难做到...
离杀生,得成就十离恼法 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一切瞋恚习气。四、身常无病。五、...
(第一讲) 南无阿弥陀佛!我们闻思讲堂莲池海会的各位莲友们,大家晚上吉祥,一如既往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
灌顶部
【佛学大辞典】
上篇:灌顶国师 | 下篇:灌顶坛 |
(印相)立印轨曰:复次献华座,名金刚莲华。定慧芙蓉合,水(无名)火中俱散开,犹如莲华叶。二风头屈附火初节之侧...
现身
牛角
老宿
无边法界
丧嚫
安法贤
然灯法
禅室
七金山
二如
二佛并坐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我们要远离魔境,只有一个方法
忍恶无嗔现大威德力
去掉傲慢和嗔恚才能成正果

佛门中的「八大菩萨」
念佛人静坐也须念佛
明海大和尚:遇到任何是非永远是自己错

受持十善业,能得哪些功德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