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摄化而利益众生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catvāro bhavāh。有情众生之轮回转生,一般可分为中有、生有、本有、死有四期。即:(一)死有(梵 marana-bh...【五种微细执着】 p0273 瑜伽七十三卷十五页云:复次微细执着,当知五种。一、于无常,常执。二、于苦,乐执。三、...(人名)Namdika,长者名。译曰自喜。见佛本行经二十四。...(名数)一、自性散乱,谓前五识之自性驰逐外缘不能静定也。二、外散乱,谓修善之时,心驰散于五欲之境而不静寂也。...【非因计因唯见苦断】 p0719 俱舍论十九卷七页云:若于非因,起是因见,此见何故非见集断?颂曰:于大自在等,...【僧柯栗多弭】 此云有为。大品云:一者、有为法相,谓十八空智,乃至八圣道智,十力、四无所畏,世间法、出世...(故事)庐山慧远法师之故事也。庐山记二曰:流泉匝寺,下入虎溪。昔远法师送客过此,虎辄号鸣,故名。时陶元亮居栗...(佛名)七佛药师之一。东方过五恒伽沙佛土妙宝国之佛名。发八大愿者。...巴利语 sūkara-maddava。又称檀耳、檀茸、檀树耳。为生于旃檀树之木身。昔时印度一般视为世所稀有之珍贵食物。据长...中国佛教净土宗祖庭。唐代僧人善导塔院。位于陕西西安市南郊神禾原西端。据《隆禅法师碑》载,唐高宗永隆二年(681...(杂名)线香之类。又有香气之灯烛。楞严经六曰:能于如来形像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
问曰:名以召事,有事乃有名。安乐国既无二乘、女人、根缺之事,亦何须复言无此三名耶? 答曰:如软心菩萨,不甚勇...
佛陀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一日,波斯匿王来见世尊,顶礼佛足后坐在一旁。波斯匿王请问世尊:如来是否有说过...赞誉或诋毁皆有前因 孟子云,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孟子此语,极确切,而未明其所以然。佛说一切利,衰,毁,誉...
命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 喜庆时,说很多好话,就能永保吉祥? 新婚之夜,枕边放几个铜钱,就能确保一生富贵?...
至心精进乃世间事业与出世间道业成办的不二法门。《观经》圆发三心首提即是至心,亦是此义。 慧远大师在东林寺30年...
堕畜生道,你也闻不到佛法。除非有大善根的堕到畜生道,才能闻到佛法。什么叫大善根呢? 我在鼓山求学的时候,住在...一、前言 佛陀最初在菩提树下成道时,曾感叹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能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
农历七月初二是净土宗八祖莲池大师的圆寂日。 莲池大师,公元1535~1615,明代高僧,净土宗第八代祖师。法名袾宏,...
摄化利生
【佛学大辞典】
上篇:摄末归本识 | 下篇:摄化随缘 |
一贪欲盖 二嗔恚盖 三睡眠盖 四掉悔盖 五疑盖 次三毒而辨五盖者。若论三毒之体。岂异五盖。但科目不同。名字增...
四有
五种微细执着
难提迦
六种散乱
非因计因唯见苦断
僧柯栗多弭
虎溪三笑
宝月智严音自在王如来
旃檀耳
香积寺
香炷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极乐世界为何没有二乘、女人、根缺之名

供养三宝获福无量
赞誉诋毁皆有前因

能改变命运的是你自己

至心精进乃道业成办的不二法门

这才是有大善根的畜生
十法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