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一、过去世说过去世。二、过去世说未来世。三、过去世说现在世。四、未来世说过去世。五、未来世说现在世。六、未来世说无尽(于未来说未来亦曰未来无尽)。七、现在世说过去世。八、现在世说未来世。九、现在世说平等。十、现在说三世即一念,说见华严经五十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顿大之根机,谓闻顿教而顿悟佛道之机类也。圆觉经曰: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杂语)Vande,又作漫提。译曰礼拜。观自在如意轮瑜伽法要曰:行人面于西,漫提自在王,次礼余方佛。一本作满泥。...指极乐净土之大众。极乐净土实无天人之存在,然以顺应他方世界之故,存天人之名。其大众实乃一生补处菩萨,为证得涅...(术语)寺塔处者练若也,此有三种:一达磨,是菩提场。二檀陀伽,是无秽尊处。三摩登伽,是无喧动处。见不思议疏上...谓诸法实相之妙体,乃由不生、不灭、不去、不来、不一、不异、不断、不常之八不而显。(参阅“八不中道”275) p27...(一)(629~695)唐代僧。牛头宗第三祖。润州(江苏)延陵人,俗姓濮。于开善寺出家,受具足戒后,深研经论。后入牛...【现不现前俱供养】 p0956 瑜伽四十四卷一页云:若诸菩萨、于如来所、若制多所,现前施设供养具时,发起增上意乐俱...为“性相决判”之对称。性、相二宗于教义上原本即有交互会通之处,而将此二宗交互会通之教说加以系统融和,彰显其会...【八苦与三苦相摄】 p0084 瑜伽五十五卷十四页云:复次如经言:生苦,乃至略摄五取蕴苦。如是诸苦相,几苦苦摄?谓...(杂语)禅家谓夏月之入浴为淋汗。淋,说文曰:以水沃也。盖热时常有汗,故每日入浴沃汗也。...凡四卷。隋代灌顶编纂。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此书初由沙门智寂纂集天台智顗之遗文及碑文等,书未成而逝,灌顶继...往生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
原文: 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 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现代人急功近利,只着眼于眼前利益而很少考虑生死问题,即使有缘接触佛法,也往往把佛法当作世...
俗话说好人不长寿,祸害活千年。真的是这样吗?真实的情况是,心术不正的人,寿命是一定被消减的,这不是荒诞的谬论...
古人说: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人到年老时,百般痛苦,耳不聪,眼不明,四肢无力,吃不得,睡不得,行不...
唯有信愿、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愿,定不唐捐,弥陀圣众,现前慰导,故得无倒、自在往生。佛见众生,临终倒乱之苦...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关键物质,抗体的本质就是特殊功能的蛋白质物质。所以,我们必须保证从食物中经常摄...
大家进到学院来修学佛法,除了要清楚自己的方向及步骤,还要检视实践的成效,这与所谓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是没有冲突...
一次,佛在鹿野苑讲堂讲经,迦叶尊者,一身灰衣,破烂不堪,蓬头垢面,佛陀劝之道:迦叶,你年纪大了,不要这么苦行...
十种三世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种三世 | 下篇:三世假实 |
(杂语)犹言世外。庄子大宗师曰:彼游方之外者也。今谓僧道曰方外。...
顿机
满泥
天人不动众
寺塔处
八不显实
慧方
现不现前俱供养
性相融会
八苦与三苦相摄
淋汗
国清百录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最上乘论
【大藏经】教观纲宗

念佛摄心的方法
从印祖文钞看佛法与佛学之别及佛法之要

心术不正的人,寿命是一定被消减的

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净土宗是他力还是自力呢
秋季多吃6种素食抗感冒

修行应从心性的观照下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