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梵云阿波陀那Avadāna,以了知之法,显未了知之法也。法华文句五曰:“譬者比况也,喻者晓训也。托此比彼,寄浅训深。(中略)动树训风,举扇喻月,故言譬喻。”涅槃经二十九说八种之喻法:一,顺喻,随顺世谛,次第自小向大而喻也。天降大雨,则小坑满,小坑满,故大坑满,大坑满,故乃至大海满,如来法雨亦如是,众生戒满乃至解脱满,解脱满,故涅槃满,是名顺喻。二,逆喻,逆于世谛,次第自大向小为喻也,大海本为大河,大河本为小河,乃至沟浍本为大雨,如是如来涅槃本为解脱,乃至持戒本为法雨,是名逆喻。三,现喻,以现前事为喻也,如说众生心性,犹如猕猴。四,非喻,假设非实事之事为喻也,如说佛告波斯匿王,有大山自四方来,欲害人民,则王如何?是假设四山譬老病生死也。五,先喻,先设譬喻,后以法合也,如说有人贪着妙花,而采取之时,为水漂流,众生如是贪爱五欲,为生死之水漂没。六,后喻,先说法,后设喻而显之也,如经云勿轻小罪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满大海是也。七,先后喻,先后所说皆是譬喻之意,如经云譬如芭蕉,生果则死,愚人得养,亦复如是,如骡怀妊,命不久全是也。八,遍喻,始末皆假喻而显之也。如具说忉利天质多罗树生长之状,而遍喻佛弟子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佛为救济众生而应现之妙用,无碍自在,无时而不现,无处而不显,即应化之神力自在也。...亦名:戒本中比丘义 子题:名字比丘、相似比丘、自称比丘、乞求比丘、着割截衣比丘、破结使比丘、善来比丘、受戒白...南宋律宗僧。字拙庵。受业于栖心寺,从元照学习四分律。晚年住余姚极乐寺,一意西归,病中作遗书,告别士夫道旧,命...【三无数大劫修因圆满】 p0221 摄论三卷三页云:复次凡经几时修行诸地,可得圆满?有五补特伽罗,经三无数大劫。谓...【水波】 波之湿性,谓之水。水之波动谓之波。此二者,二而不二,不二而二也,以譬物之不一不异。...大乘菩萨之修行,从初发菩提心至佛果之间,可分成各种阶段,较常见者有十信位(十信心)、十住位(十心住)、十行位...(一)指绝离善恶二念。 (二)指彻达善、恶二见,住于绝对唯一之念。日僧指月慧印(1689~1764)之“坐禅用心记不能语...【发起最胜】 p1161 辩中边论下卷三页云:发起最胜者:在胜解行地最上品忍中。...【菩萨不成就预流等果】 p1132 集论八卷八页云:何缘菩萨已入菩萨超升离生位,而非预流耶?由得不住道,一向预流行...【塞健陀】 此云蕴,蕴谓积聚。古翻阴,阴乃盖覆。积聚有为,盖覆真性。又仁王云:不可说识,生诸有情色心二法...(图像)谓善无畏三藏所传之曼荼罗也。胎藏界曼荼罗之一种。此曼荼罗之建立次第,与大日经所说之曼荼罗及现图曼荼罗...普贤菩萨行愿赞...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印光大师校印本)...真正达成无梦的境界,要修证到佛之果位才无梦,不但凡夫会做梦,阿罗汉、声闻缘觉乃至菩萨亦然会做梦。俗云:智者无...
星云大师说:我向来不喜欢讲神通,但我相信神迹是有的。佛光山在海外的道场都有感人的故事,我来讲荷兰佛光山的故事...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自性功德力。自性功德力跟六根,它们两个是汉贼不两立的,所以古人有一句话,一念不生全体现,...
修行人要把死挂在额颅上。你想到死的时候,一切对世间猛厉的贪欲、追求,都会当下瓦解、融化。然后断爱欲,年老之人...
学佛最要紧的是在事上的运用。如果只是烧香拜佛,求佛赐给我们什么东西,那就不是真正信佛,而是被神佛所困扰了。信...
问: 念佛到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 大安法师答: 一心不乱是从功夫上去说的,一般分为事相上的一心不乱...
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让观世音菩萨弘扬《地藏经》、没有让他弘扬《普门品》呢?大家想一想。 假使佛对地藏菩萨说:你去...您知道吗?要使奶牛产奶的话,她必须要产下小牛才行。奶牛场里的母牛在一岁后就被人工授精。待产下小牛后,她们产奶...
譬喻
【佛学大辞典】
上篇:露遮 | 下篇:波罗夷四喻 |
唐代僧。住慧日寺,文宗太和八年(834),从青龙寺东塔院法润阿阇梨受密教胎藏法。撰有大随求即得大陀罗尼明王忏悔...
应用无边
若比丘
戒度
三无数大劫修因圆满
水波
四种地
不思善不思恶
发起最胜
菩萨不成就预流等果
塞健陀
阿阇梨所传曼荼罗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如本法师:为什么会做梦

星云大师亲述韦陀菩萨显灵救人的奇迹

临终时,没有一个妄想可以对治的

人到老年尤其要「净念相继」

学佛是迷信吗?

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