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名)七宝之世界,即诸佛之净土也。迦才净土论上曰:“弥陀宝界,凡圣开欣。”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言一真法界之体为无为自然。楞严经八曰:清净无漏,一真无为,性本然。长水义疏曰:体即真如。无漏清净一真...(名数)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也。又云四恶道。...【喜根】 p1163 瑜伽十一卷十页云:喜根者:谓第二静虑中。卽第二静虑摄。 二解 俱舍论三卷六页云:卽此心悦、除第...暂住,谓暂时存续;无常,谓一切有为法皆生灭迁流而不常住。暂住无常,谓有为法虽属无常,然因相违缘未到,故暂时存...(名数)一切之教法唯摄于一藏。法界法轮藏是也。释摩诃衍论一曰:唯立一藏总摄诸法,谓法界法轮藏。...(名数)出家前释尊之俗姓有五种:瞿昙、甘蔗、日种、舍夷、释迦是也。...【见苦所断烦恼部】 p0644 品类足论七卷七页云:见苦所断烦恼部云何?谓有烦恼部,随信随法行苦现观边忍所断。...指佛法在世的三个时期年限。诸经所说略有不同,大悲经说正法有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大集月藏经、贤劫经...(1609~1675)明代曹洞宗僧。建昌(江西)新城人,俗姓欧阳。世称天愚净宝禅师。年十二出家,闻板声有所省悟,参谒...(人名)Śuddhipanthaka又Kṣudrapanthaka,又作周利槃陀伽,周利槃特迦,周梨槃陀迦。译曰:继道,小路。新作朱荼...(名数)一、瑜祇经,谓金刚界遍照如来是自性身。二、分别圣位经谓有二种之受用身,卢遮那是二受用身也。三、摄真实...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 此存心厚薄之分,故人品因之而别。 君子和小人,是中国人说不尽的话题。小人...人与人之间,相处得欢喜或满腹烦恼,需看过去是否和对方结了好缘。有所付出,彼此互相关怀、互相照顾,即是好因缘。...
本典故系根据带古月禅师去出家的同参达本法师亲自宣说的。由达本法师付与中天寺开山住持荣宗老和尚,即由荣老付给笔...
还记得我小时候的一件事,我家有一个街坊,姓周,与母亲同辈,我要叫周姨。周姨人很好。那时候我有一个特殊的身份:...
他在往生前的一个礼拜,就叫我到他身边说:拿纸笔来,写律航遗嘱。我吓了一跳说:师父!听不清楚,您再说一遍。他肯...
某天,有一位学僧前去请教云居道膺禅师,他问道:弟子每做一件事之后,总是不胜懊悔。请问老师,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不...有时候表面上看是做好事没好报,做坏事反而好处多多,可是实际上这里面有个民间流传的故事。 故事说的是,北宋年间...
有一段时间,佛陀居止在毗舍离城外林中。当时世尊向比丘们开示:往昔我尚未成佛时,住大畏山修行。一般人进入大畏山...
宝界
【佛学大辞典】
上篇:宝波罗蜜 | 下篇:宝洲 |
(印相)以两手背相附,而收二头指,以二小指屈掌中,以二大拇指各压二指之头,置于心上,诵经中之陀罗尼七遍,结此...
一真无为
四恶趣
喜根
暂住无常
一藏
佛五姓
见苦所断烦恼部
三时年限
净宝
周利槃特
大日如来四种身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
佛陀与阿难的往昔因缘

一代高僧古月禅师成就记
善良是一剂药,可以治病,可以诞生奇迹

律航法师的往生经过

改一字即可避免「十后悔」
做好事没得好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