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南泉沩山之宗匠,皆言老僧百年后,成了一头水牯牛。牯牛为牝牛,可以生犊。然则今之诸禅师是犊牛之前身而已,假以骂禅宗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开放三衣之条而不相缝合之处也。四分律之衣有明孔,有部律之衣无明孔。释氏要览上曰:三衣叶上不刺合处,谓...(一)即天台宗所立三观之一,与“空观”、“假观”相对称。(参阅“一心三观”23) (二)指三论宗中“八不中道”之理...全一卷。新罗僧元晓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及净土宗全书第六卷。内容阐明净土之安乐及往生净土之因缘等。共分七门...国王名,是佛住世时摩竭陀国的统治者,为太子时,听恶友提婆达多的话,幽困父王频毗娑罗,即位后,并吞小国,威震四...(术语)Kśānti,译曰忍辱,安忍。旧称羼提。慧琳音义十三曰:羼底,上察限反,下丁以反,唐云忍辱,或云安忍。...【感财富行】 p1249 瑜伽七十一卷八页云:感财富行者:谓施性福业事。...【出世】 p0481 杂集论三卷十一页云:云何出世?几是出世?为何义故,观出世耶?谓能对治三界,无颠倒,无戏论,无...(名数)或云惑,或云烦恼,或云漏,或云垢,或云结。皆为同体异名。天台一家统收一切之妄惑为三类:一、见思惑,如...凡二卷。又作咸淳清规、婺州清规、校定清规。宋代僧后湖惟勉编,度宗咸淳十年(1274)成书,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以律仪差别,略为三种者: 一、别解脱律仪 谓欲尘戒。 二、静虑生律仪 谓色尘戒。 三、道生律仪 谓...【根所取色】 五根所取之色,即色、声、香、味、触五尘。...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兰(lan)帝(di) 頞(e)蓝(lan)谜(mi) 室(shi...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如《现观庄严论》所说,佛陀以种种幻化身应世,并以二十七种事业来利益无量众生。二十七种事业为: 一、首先让众生...
如是之圣智究竟不得少法之境界,非凡夫妄想所及者,因为凡夫有妄想,诸位!妄想就是量,为什么叫无量无边呢?因为佛...问: 《佛说阿弥陀经》中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和至心信乐,乃至十念有冲突吗?感恩法师! 宏海法师答: 我...
当今时代,无论是居士还是出家人,都能方便、及时地接触到佛法。但为什么在我们的生活、修行当中,还会烦烦恼恼,不...一、闲来多为不急忙 古人有句话说:病中方知身是苦,闲来多为他人忙。对这下半句,我内心有些感叹;闲时我们真为他...
我们怎么去改造未来?因为你现在的身心是要创造未来,所以你怎么去经营你今生的生命?就是讲调伏的问题。那么五阴的...
原文: 所言公门修行,不专指诵经持咒念佛而已。必须尽己职分,除暴安良,并所统之士卒,一一皆以除暴安良保护人民...
原文: 念佛欲得一心,发真实心,为了生死,不为得世人谓我真实修行之名。念时必须字字句句从心而发,从口而出,从...
犊牛前身
【佛学大辞典】
上篇:犊子部 | 下篇:疆梁娄至 |
为日本净土宗所用之法衣。以其纽条细而长,故又称威仪细。此衣为安陀会(即五条衣)之变形,于行脚、作务时穿着,由...
明孔
中观
游心安乐道
阿阇世
羼底
感财富行
出世
三惑
丛林校定清规总要
三律仪
根所取色
【大藏经】最上乘论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咒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佛陀的27种利生事业

放下有限的生命,才能得到无限的法身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和「至心信乐乃至十念」有冲突吗

降伏自心的秘决
妙莲老和尚《要为后代培福慧》

我们怎么去改造未来

在公门修行,不专指诵经持咒念佛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