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因缘生之法,于相绩中前后异其相者。四相中之异相也。俱舍论四曰:“何名转变?谓相续中前后异性。”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乃进入灭尽定前刹那极微细之心。灭尽定之前有三种心,即想心、微细心、微微心,第一想心属粗想之心,第二为稍微细之...梵语 sūtra(修多罗)含有五义,此为其第三义;谓修多罗之文义不尽,如泉水之流注。[法华玄义卷八](参阅“经”...指小乘声闻四果中最初之预流果;以此阶位之圣者不再退堕于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趣,故称无退堕法。俱舍论卷二十三...(术语)四谛之二。苦者业烦恼之结果生死之苦患,即一切生死之果报也。其集成生死苦果之业烦恼谓之集,即生死之原因...金刚持,梵名 Vajra-dhara,音译嚩日啰陀罗。西藏名 Rdo-rje hdsin-pa。略称金刚持。系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金刚手...古印度历法昼夜之分法有多种:(一)依佛法以昼三夜三之六时为常法,佛说阿弥陀经(大一二·三四七上):“昼夜六时,...(术语)诸尊中位于中央之尊体也。如五大明王之中尊为不动明王。三尊佛之中尊为阿弥陀如来。八叶之中尊为胎藏界之大...【多文身】 p0622 大毗婆沙论十四卷十七页云:云何多文身?答:诸字众是谓多文身。为成此义,引经为证。如世尊...(杂语)世尊尝分半座使迦叶坐,是二乘与佛同解脱床之义也。华手经一曰:世尊遥命之曰:善来迦叶,久乃相见,汝当就...亦名:把散饭食戒缘起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居士设供,六群手把散饭食。居士嫌言,食如鸡鸟。比丘举过...指密教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中之三佛顶,表示如来三部众德之顶。佛顶,乃如来无见顶相,于诸佛中最为尊胜。三佛顶即:...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
明了阿弥陀佛名号的缘起与德用后,我们宜义无返顾地持名念佛了。一句名号三岁小孩都能念,然将弥陀名号尽形寿不间断...
在过往的经验中,你肯定会遇到相当多不容易、让你很伤心、很失望的事。但也许就是因为这种伤心和失望的状态,让你有...
前面讲了受持《普贤行愿品》的障碍熟溜病(念熟了就随口溜,心不随文作意),今天就讲讲对治它的办法。 第一个方法...佛陀在世时,也有许多精进的修行者,他们有人当生证果,但也有懈怠的人,于于悠悠缓纵,空过时日。当时,佛陀领众在...佛说六道轮回,很多人曾经告诉我说:地狱看不到,饿鬼没见过,天神太幻觉,修罗无所知,畜生本来有,人死如灯灭。 ...
念佛有四种。一实相念佛。依实相理。念法身佛。法身清净。犹若虚空。遍一切处。实无有相可得。本无能念之心相。亦无...
持经、持咒、念佛,包括这些佛号,全体就是实相,就是阿弥陀佛的心。这个阿弥陀佛的心就是我们本具的妙明觉心。通过...有一位在森林里修行的人,非常的纯净,也非常的虔诚,每天只是在大树下思维,冥想,打坐。 一天,他打坐感到昏沉,...
转变
【佛学大辞典】
上篇:转识得智 | 下篇:转读 |
(杂名)又曰摩登祇咒,先梵天咒。摩邓伽种族所传梵天之神咒也,摩邓伽女以之幻惑阿难。鼻奈耶三曰:时母亦澡浴,著...
微微心
涌泉
无退堕法
苦集
金刚持菩萨
时分
中尊
多文身
半座
手把散食戒缘起
三佛顶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念佛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接受「还不圆满」的自己

【推荐】如何对治诵经中的有口无心
懈怠修行的梵志
素全法师:六道就在身边

念佛有四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