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二食之一。以禅定闲寂之乐养心身者。法华经弟子授记品曰:“其国众生常以二食:一者法喜食,二者禅悦食。”心地观经五曰:“唯有法喜禅悦食,乃是圣贤所食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三土之一。为度凡夫二乘化作之国土。申言之,即变化身之住土也。此中有净土与秽土之别。如娑婆者为秽土之化...“融本末”之对称。法藏于华严五教章中,以融本末解释同教一乘之名义,而以分诸乘彰显同教一乘之法体。所谓同教之名...【僧伽蓝】 译为众园。僧史略云:为众人园圃,园圃生植之所,佛弟子则生植道芽圣果也。...善不善业,于善趣恶趣中感生异熟时,有招引业圆满业。招引业者,谓由此业能感异熟果。圆满业者,谓由此业生已领受爱...(传说)往昔德叉尸罗住一饿鬼。五百岁间不得食而食其子云。见付法藏传六。...(术语)判教理胜劣之称。偏者偏僻所说之理偏于空乃至中也。圆者圆满一切具足也。一往配之,则小乘为偏,大乘为圆。...(人名)西藏王名。金城公主之子,生于唐开元十六年,十三岁即西藏国王位。当时国势大扬,西伏揭职浩罕,东戡定云南...【自相作意】 p0598 俱舍论七卷十四页云:一、自相作意。谓如观色,变碍为相;乃至观识,了别为相。如是等观,...【无分别智】 远离主观、客观的相对分别而直观空理的智慧。这种智慧是超越心识的相对分别而显,它的作用是直契绝对...(物名)旃檀中有赤白二种,此其赤色者也。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以赤旃檀作诸宫殿。...(名数)一,决定声闻。久习小乘,今世道熟,闻小教而证果也。二,上慢声闻。于小法未得谓为得,未证谓为证,是实凡...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大方广佛华严经...
【诸佛灭度已。供养舍利者。起万亿种塔。金银及玻璃。砗磲与码碯。玫瑰琉璃珠。清净广严饰。庄校于诸塔。或有起石庙...◎ 以我(虚云老和尚)的愚见,最好能专读一部《楞严经》,只要熟读正文,不必看注解,读到能背,便能以前文解后文,...
《楞严经》的观念,觅心了不可得的意思,不是说它的作用不存在,不是的。我们这一念心去攀缘佛像,产生很美好的善念...
要想超度冤亲债主,最好的方式,是慈悲。唐朝时,鄱阳湖闹水怪,经常兴风作浪,危害庄稼。就有人要去降伏他,有几个...
窃谓末法世界,于禅、教、律中,能断惑证真,现身即出生死轮回之外者,实难其人,以仗自力故。唯净土法门,则不论上...
布施是梵语「檀那」的音译,意译为财施、施颂。即以慈悲心施福利与他人之义。布施原本是佛陀劝导优婆塞等的行法,其...
小的时候在老家,我们那里有个顺口溜:土地是枷锁,儿女是冤家。很形象是吧?那么这样子讲儿女妻子全部成了冤家,等...弟子问老师:您能谈谈人类的奇怪之处吗? 老师答道: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他们以健康换取金钱,不...
禅悦食
【佛学大辞典】
上篇:禅悦 | 下篇:禅带 |
登入初地(即欢喜地)之位的菩萨。...
化土
分诸乘
僧伽蓝
善不善业
德尸罗城饿鬼
偏圆
乞栗双提赞Khri-Sron-Lde-bTsan
自相作意
无分别智
赤旃檀
四种声闻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沾到三宝的边,为何都能都成佛
楞严法语

「觅心了不可得」的含义

慈悲心是超度冤亲债主最好的方法

一心念佛即能往生吗

放下身心世界,即是大布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