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弥勒下生经,弥勒来时经,弥勒下生成佛经,弥勒大成佛经。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弥勒下生成佛经(此与上第三雷同,疑有误,未敢擅改)之六部也。是等经典专说关于弥勒菩萨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现在的住中劫,名叫贤劫,在此中劫的二十小劫中,有一千佛出世,始自拘留孙佛,终至楼至佛,是名贤劫千佛,本师释迦...又作咒字袈裟、种子衣。为轮袈裟之一。即折叠长一公尺余,宽约五十公分之布帛,于其上书写三衣之种子 (阿)、 (鑁...凡二卷。隋代阇那崛多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记载佛陀入毗耶离城乞食,至毗摩罗诘离车家,有善思童子,以其宿...为天台宗所立“莲华三喻”之一。天台宗对于法华经之判释,谓法华经有“本迹二门”之开显;且为阐明法华经之旨意,遂...伊赏那补罗,梵名 ī?ānapura。横跨安南、暹罗,位于三摩咀吒国(今东孟加拉)东南之国。即义净三藏所称之扶南。扶...沙罗树王,梵名 ?ālendrarāja。又称娑罗王。意译为坚固、寂胜。为法华经中所记载之佛名。据法华经卷七妙庄严王菩...有分,巴利语 bhavavgajjhāna。即无意识状态下之禅定。与“无心定”同义。色界之无想定与无色界之灭尽定均属之。(...(图像)大日经一曰:大梵在其右,四面持发冠,唵字相为印,执莲在鹅上。大日经疏五曰:大梵王,戴发髻冠,坐七鹅车...(菩萨)马头观音也。...【心】 p0347 瑜伽一卷十页云:心、谓一切种子所随依止性,所随依附依止性,体能执受,异熟所摄阿赖耶识。 二解 瑜...(术语)法相以唯识为中道,三论以八不为中道,天台以实相为中道,华严以法界为中道。中者,不二之义。绝待之称,双...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
我们在心中能够受持常住两个字,就能够远离三恶道。常住是针对生灭来说的,我们的心是没有常住的。凡夫的心深受感受...最近广钦老和尚一百零五岁诞辰,朋友找我去演讲,谈谈老和尚的生平与修行。 钦老和尚是当代的高僧,有甚深的禅定,...又须劝父母、兄弟、姊妹、妻室、儿女、乡党、亲友,同皆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南无观世音菩萨。以此事利益甚大,忍令...就在我们生活着的城市,每天,在无数的饭店酒楼,无数的人张开着鲜红的大嘴,呲着白森森的牙,嚼噬着各种各样的动物...
前几天,有位居士给我看他珍藏的一块玉。玉的名字我记不起来了。这是一块非常珍贵稀有的玉石,有将近一寸厚。那上面...
建立了寺院,一定会有想学佛的人来近,接待这些人要很有礼貌。寺院是十方的,大家随时都可以来,所以有人来寺院,我...我们学佛,就是要学佛的智慧, 清楚辨知烦恼的缘起, 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下。 我们所处的世界,都是自己...
佛经中有一则典故。佛世时有一位修行者,他觉得修行是为了离开乱世,除了自修也要教育众生,让人人的心能开解。 他...
弥勒六部经
【佛学大辞典】
上篇:弥勒下生经 | 下篇:弥勒大成佛经 |
(720~814)唐代僧。福州长乐人,俗姓王(一说姓黄)。自幼即喜游访寺院,年二十,从西山慧照出家,后从南岳之法朝...
贤劫千佛
种子袈裟
善思童子经
华开莲现
伊赏那补罗国
沙罗树王佛
有分禅
形像
马头大士
心
中道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心不要活得太表面,要能够更深层
无心才能心安
劝进行者念佛消灾
我们在吃掉世界

【推荐】未成佛道之前,要先结人缘

出家人对穷苦信众不能生骄慢心
圣严法师《烦恼如雾起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