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二菩萨皆在底沙佛所修行,释迦菩萨以极为精进超九大劫而成佛。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名)梵语。八十枚贝珠为一钵拏。十六钵拏为迦利沙钵拏。见翻译名义集。...【威仪处苦】 p0884 瑜伽四十二卷九页云:威仪处苦者:当知卽是行住坐卧四种威仪。菩萨于中,若行若坐,昼夜恒...指以修“称名念佛”为每日之功课。如唐朝道绰以每日称念佛名七万遍为日课,善导撰述观经疏时,日诵阿弥陀经三遍、念...(杂名)唐文宗太和三年,苏州重玄寺刻石壁经成,白居易作碑,法华经六万九干五百五言,维摩经二万七千九十二言,金...(譬喻)邪法如网绞络而能罗人,故曰邪网。无量寿经上曰:掴裂邪网消灭诸见。起信论曰:远离痴慢出邪网故。同义记上...梵语 paindapātika,巴利语 pindapāta。乃印度僧人为资养色身而乞食于人之一种行仪。又作团堕(即取置食物于中...(神名)守护境界之神。公羊传注曰:社者土地之主也。俗称里社之神曰土地,本此。孝经纬曰:社者土地之神,土地阔,...丛林中,常侍祖塔之图像者。又称侍真侍者。亦即塔主。真者,即祖师之图像。此外,掌理尊宿之葬仪者,亦称侍真侍者;...(术语)真言之修法,初行结界之法,修法竟,而行解界法,次作拨遣本尊之法。秘藏记钞六曰:结界者,摄法界归于一处...【正见】 p0498 分别缘起禄胜法门经二十页云:复言:世尊!云何正见?世尊告曰:所谓现观前方便慧,正现观慧,及与...不思议境,指所观之境。观不思议境,谓观吾人现前之一念妄心即具足三千诸法,此阴妄之心即空、即假、即中,为三谛不...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普贤菩萨行愿赞...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学佛最基本的是要学习互相尊重、彼此和睦,这也是佛陀教育弟子们的重要课题长幼有序。 佛陀在世时,常在恒河的两岸...
人几乎都有自负、自满的心,佛教称之为慢心,也就是自认为自己很了不起的意思。这样的人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不是把...动物有与人类一样对爱、快乐和悲伤的感受吗?动物是否有超人类的记忆?动物真能预测一些自然现象?让我们探索动物的...
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文昌帝君阴骘文) 这个吾和身是完全不一样的。要认知到这个吾是可以转生为身体的,但是这个...一位从年轻时代就以帮人按摩维生的盲眼阿婆,一直住在小镇的郊外,有一天她带着积蓄到镇里找水电行的老板。 陈老板...母燕在快要下蛋的时候,才去建自己的窝。第一次建好的窝,被人采去,只好再次吐出胶质建窝。可是人仍然把这第二次的...
爱情的真谛是自私的,我爱自己所以才爱你,你适合我所以我要你,不适合我我就不要了,这就能看到人心的虚诳。而这样...
(一) 思维死决定会到来,我决定要死的,无有能退却者。 无论你受生为何等身,皆不能免死者,如《集法句经》云:若...
弥勒释迦成佛前后
【佛学大辞典】
上篇:弥勒 | 下篇:弥勒生缘 |
凡四卷。隋代信行(540~594)撰于开皇十二年(592)。又作三阶别集、三阶集录、三阶集、四卷三阶。收于大正藏第八...
钵拏
威仪处苦
日课念佛
石壁经
邪网
乞食
土地神
侍真
解界法
正见
观不思议境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藏经】教观纲宗
舍利弗露宿记

勿让「慢心」成为彼此的负担
动物们为何流泪(图)

「吾」和「身」完全不一样
人格者
燕窝:燕子的代价与无言血泪

为什么爱到后来都是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