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名)梵语。八十枚贝珠为一钵拏。十六钵拏为迦利沙钵拏。见翻译名义集。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真言宗自初地之净菩提心已上,至于等觉皆摄于信解地中,唯妙觉之位,名究竟一切智地。大疏二曰:此经宗,从...指获得袈裟之一缕或一度触及袈裟者,皆可得无量之功德。如往生要集指麾钞卷九载,一牛尝以其角触及袈裟,遂于来生受...阿难陀言。云何智者于处善巧?佛言。智者于十二处。如实知见。是处善巧。谓如实知见眼处、色处、耳处、声处、鼻处、...【佛[馬*犬]斯那】 此翻觉军。天才聪朗,诵半亿偈经,明了禅法。西方诸国,号为人中师子。口诵梵本,北凉译经。...亦名:后不定戒缘起 含注戒本·二不定法:“佛在舍卫国,迦留陀夷初犯此戒。缘如前戒(屏处不定戒)。但以露处二罪...(仪式)开堂祝圣,侍者插瓣香,更拈一炷,又或新住持为嗣法亲插于炉却而中立,侍者进更撮香烧之,并谓之从香。...谓证得佛果。佛之正觉,称为大菩提。大法炬陀罗尼经卷二(大二一·六六七上):“如来正觉慈悲怜愍,(中略)一切诸...(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二十之愿名。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至心...(术语)无相之法身加持而作种种之声字,种种之声字成无相法身,故谓之不思议真言相之道法。大日经二曰:佛说不思议...尸毗,梵名 ?ibi,巴利名 Sivi。古代印度代鸽舍身喂鹰之圣王,为佛陀于过去世修菩萨行时之名。又称湿鞞王、尸毗迦王...悉昙字 (ī)。又作伊、曳、缢、曀、意、蔼、[口*垔]。为悉昙十二韵之一,五十字门之一。方广大庄严经卷四(大三·...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然世之所谓修净土者。不可以不信也。净土乃西方极乐世界。...常常有人羡慕:某人的福报真好,家世风光,子孙多又孝顺,要金钱有金钱、要爱情有爱情、要事业有事业、要官位有官位...因果与轮回 各位:今天是湛江市佛教协会,在宗教局各位长官同意协助下,请本人出席演讲佛学。今天的讲题是:因果与...
【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直心是什么样子...
这个娑婆阎浮提世界,就叫堪忍。忍什么呢?忍苦,就是苦难的世界。这个世界众生能忍受苦。那他受了报了,他不忍也不...传说,过去安徽省有座山,叫「摩陀山」,这座山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有一位老师父于山中古寺,他只收了一名徒弟,这位...
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中说: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是啊,知恩就得图报父母。...
琼枝瑶草色长新,别有乾坤世外春。红藕华藏金砌鸭,绿珠帘映玉楼人。尘沙莫计声闻辈,海水难量大士伦。博地亦能容入...
要抓住散念,时时念佛。在工作或生活当中,行住坐卧,以及在做不用脑力的事情时,都要念佛。比如扫地,不用脑筋。你...
钵拏
【佛学大辞典】
上篇:钵特摩 | 下篇:钵耽岚婆 |
亦名:作法界三别、作法摄僧界分齐 子题:有场大界四处集僧、小界无外可集、说恣内外俱集、无场大界二处别集、有场...
究竟一切智地
一缕一触
智者于处善巧
佛[馬*犬]斯那
露处不定戒缘起
从香
证大菩提
果遂愿
不思议真言相道法
尸毗王
翳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龙舒增广净土文
福报是自己努力得来的
文珠法师《湛江市佛学演讲》

应当用这种心,才能远离一切魔障

娑婆世界是苦难的世界
专心无杂的摩陀大师

一旦父母不在,哪有儿女归途

何时得与圣贤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