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名)佛前吊垂之灯器也。其形为轮形,故曰轮灯。律中有轮灯,其制异。行事钞下二之三曰:“若夜集闇须灯器,灯炷铁着铁柱,转轮灯树。”同资持记曰:“转轮灯树,谓作层轮,周匝安灯,机关运转,形如树焉。”广弘明集三十六陈文帝药师斋忏文曰:“十方世界若轮灯而明朗。”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邬波索迦。归佛法僧。发诚言已。离杀盗淫。不离余二。...【爱尽】 p1201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二页云:言爱尽者:谓不希求未来事故。 二解 瑜伽八十五卷十页云:于断界中、一切...梵语 ksana。指极短之时间。即现今二十四小时中之六百四十八万分之一,相当于七十五分之一秒。据仁王护国般若经卷上...(术语)变易生死之异名。大乘义章八曰:微细生灭无常,念念迁异。前变后易,名为变易。变易是死,名变易死。千手陀...又作恼觉。三觉之一,八觉之一。谓欲加害于他人之心。[无量寿经疏卷上(净影)] p4084...(术语)凡夫以世谛之事相为常住而着之,以二乘为无常而厌之,皆非正见。诸法实相,万法真如,故世谛生灭之当体,具...在西方极乐世界有无量无数盛满八功德水之宝池。...梵名 Harivaj?a。系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梵 Mahābhārata)之附录。内容叙述自太古造物主(梵 Prajāpati)以降,...【顿出离预流果】 p1249 杂集论十三卷十二页云:复次如说预流补特伽罗、此有二种。一、渐出离,二、顿出离。渐出离...(杂语)空华之狂乱者。劳目之人见之。楞严经二曰: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睽以劳目,则于虚空别见狂华。...《阅藏知津》,四十八卷,明释智旭于崇祯八年至永历八年(公元1635~1654)编撰。宋、明以来有关藏经提要的著述以此书...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
唐朝的船子和尚开悟后,每天都在溪边摇橹过渡,然后有一天来了夹山禅师,夹山禅师懂得很多,然后两人就对起机锋,对...禅定的功夫对修福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自性具足着一切的善法,这善法里面包括一切福德之法。这个内在的宝藏要靠禅...
这是一个真实的发人深省的故事:北京市一对年轻的父母带着刚上小学的女儿去逛街。在一个繁华的路口,有一位老爷爷正...
分别是一种知识、知能。如果没有分别作用的话,则天下浑沌。然而,佛法是要我们从有分别的执著心达到无分别的解脱心...一般人对人生的追求,大多从物质、精神、永恒三个方向着手。物质是人类生活的先决条件,包括自己的身体以及生活环境...
阿弥陀佛是无限量、无边际,要对治我们的心和我们凡夫的毛病,就是要用阿弥陀来对治。在无量里面,一切都是无量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但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佛性显现不出来?就是因为有缠缚。所以我们跟已经成就佛道的果地有一个差...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受多少艰,无论经历多少苦难,只要一个人的心还怀着一粒信念的种子,那么总有一天,他...
轮灯
【佛学大辞典】
上篇:轮辐辟支佛 | 下篇:轮脐 |
凡六十四册,印顺主编。乃民国佛教主要推动者太虚大师之著述全集。内分佛法总学、五乘共学、三乘共学、大乘通学、法...
能学多分
爱尽
一刹那
微细生死
害觉
世谛不生灭
功德池
吉栗瑟拏系谱
顿出离预流果
狂华
阅藏知津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危难时才显现出修行的真假
禅定对修福也是非常重要

节俭让孩子健康成长

有分别与无分别
圣严法师《无常就是永恒》

想要接触到这个光明,就一定要念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