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十二部经中,有优婆提舍Upadesa,译曰论。佛自论议问答而辨理也,而佛弟子论佛语,议法相,与佛相应者,亦名优婆提舍。三藏中之阿毗达磨藏Abhidharma是也。阿毗达磨藏有四名。优婆提舍为其一。亦译为论。然则论之名,通于师资,但为立师资之别,故十二部经中之论称为经。特以三藏中之优婆提舍谓之论。大乘义章一曰:“优婆提舍,此正名论,论诸法故。”净土论注上曰:“梵言优婆提舍,此间无正名相译。若举一隅,可名为论。(中略)佛所说十二部经,有论议经名优婆提舍,若举佛诸弟子解佛经教与佛义相应者,佛亦许名优婆提舍,以佛法相故。”瑜伽论十五曰:“研究决择,教授教诫。为断有情所疑惑故,故称为论。”瑜伽师地论释曰:“问答决择诸法性相,故名为论。”俱舍论一曰:“教诫学徒故称为论。”肇论慧达序曰:“问答折征所以为论。”起信论义记上曰::“假立宾主,往复折征。论量正理,故名为论。”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喻)佛法的声音能惊醒梦中的人。...(地名)祇陀太子之树林,略名祇树。是太子供养佛者。祇陀林,祇洹林,祇洹饭那,祇哆槃那皆同。新称誓多林。慧琳音...【苦见】 p0841 瑜伽六十八卷三页云:若于诸行,观为三苦之所随逐;名为苦见。...【戒禁取见】 十种烦恼之一,五见之一。印度古代苦行外道,认为受持牛、狗、鸡等戒,可以得涅槃之果。这是非因计因...(杂语)一行之大日经疏,文句前后,义理不连续,是名烂脱。此不依师,则难读,藉免破法因缘之善巧方便也。大日经疏...(植物)Balāka Balākikā,树名。译曰白鹭。见慧琳音义二十五。...又名八不正观,或八不中观,即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去不来。中道是中正不偏的道理的意思。...谓彼旋环如理作意。审正观察深妙义已。便生出离远离所生五胜善法。谓信精进。及念定慧。彼于自内所生出离远离所生五...机,机类;感,感应。谓众生皆为具有善根之机,能随机感应佛之化导,而佛亦能随机应之。华严经探玄记卷一(大三五·...为密教阿阇梨所传曼荼罗、胎藏图像中,列于遍知院之菩萨。其形像为右手置膝头,覆垂向下,结触地印,左手置胸前持花...又作求道。指游方他地或他国,而冀望能求得佛法,或请回佛像、经卷等。高僧法显传、北魏僧惠生使西域记、大唐西域记...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
佛教的咒语确实是有加持力的,楞严咒也是寺院每天早课都需要诵持的内容,法力非常殊胜。诵持楞严咒的时候,附近的诸...
夫学道者,先须并却杂学诸缘,决定不求,决定不着,闻甚深法,恰似清风届耳,瞥然而过,更不追寻,是为甚深入如来禅...各位大德: 第二个七又开始了,时间如流水一般逝而不返。由此看到,人命也像流水一般。人的生命有一年有一岁,是由...我们要明白两个问题,这样子对第五大愿就更容易理解。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修药师法门能够容易持戒圆满?第二个问题是...过去佛陀在王舍城的灵鹫山说法时,摩竭国阿阇世王统领着五百个小国;其中,越只国生活富乐,出产许多珍宝,但因不顺...
若或事务多端,略无闲暇,当于晨朝盥漱毕,有佛则礼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尽一口气为一念,念至十口气,...
汝欲令慈往生西方, 超凡入圣, 当竭力供养, 至诚顶礼。何可止一香炉, 而灯烛时花, 一概不用乎。且汝于起首一日礼拜,...
我是一个厨师,从业二十余年来杀生无数,如今学佛,深感不安,畏惧生命的流逝和无常,深知自己已造下了无量罪业。末...
论
【佛学大辞典】
上篇:谈议 | 下篇:二种论 |
(书名)大方广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之略称。出于四十华严经卷第四十。说普贤菩萨之十大愿者。...
大法螺
祇树
苦见
戒禁取见
烂脱
婆罗翅
八不中道
法随法行
机感
如来脐菩萨
求法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楞严咒护身符,可以随时都佩戴吗

夫学道者,先须并却杂学诸缘
净慧法师:佛力加持与机缘
修药师法门为什么能让戒律清净
越只国不可攻伐之因缘

每天早上盥洗后就做这两件事

居士在家闭关精进佛七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