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一行之大日经疏,文句前后,义理不连续,是名烂脱。此不依师,则难读,藉免破法因缘之善巧方便也。大日经疏十八曰:“前说真言品即令说之。何故不说,至此方说耶?为迷彼寻经文人也。佛具大悲,何不显说而迷惑众生耶?答曰:非有吝也。但谓世间有诸论师,自以利根分别者,智力说诸法相,通达文字。以慢心故,不依于师,辄尔寻经即欲自行。然此法微妙,若不依于明导师,终不能成。又恐妄行自损损他,若隐互其文,令彼自以智力不得达解,即舍高慢而依于师。以此因缘不生破法因缘,故须如此也。”有大疏烂脱闻书三卷。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亦名:受请许请之相 子题:俨头 行事钞·讣请设则篇:“增一云,如来许请,或默然,或俨头(颔),或弹指。”资持记...【欲界二界分斋差别】 p0988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三卷十二页云:问:若尔;他化自在天上,初静虑下,中间悬远,有无...【趣三菩提】 p1327 瑜伽七十卷十一页云:由二因缘,趣三菩提。一、无疑惑故,二、不可坏故。...即指极乐净土之宝座。檀林,指栴檀林。意谓在栴檀林树下,众宝庄严之莲华座。无量寿经(大一二·二七一中):“其池...(术语)金刚界曼陀罗五方中,南方之月轮,其中尊为宝生如来,司一切众生之财宝福德,故云宝生部。...【过去】 p1221 瑜伽五十六卷四页云:问:何义、几蕴、是过去?答:已受用因果义。一切是过去。 二解 显扬五卷十六...僧肇,是东晋时代著名的佛教学者,京兆(今陕西长安市)人。少年以佣书为业,遂得历观经籍,亦爱好老、庄。他以为《道...因明用语。量,乃规矩绳墨准确刊定之义。因明论式中,凡构成知识之过程或知识之本身,皆称为量。现量,即指由五官能...宋代临济宗杨岐派僧。婺州(浙江金华县)人,俗姓戴。初于智者寺试经得度,先后参谒长芦崇信、保宁圆玑、佛眼清远等...(譬喻)言人意驱逐于外境不住于一处,犹如奔马也。慈恩传九曰:愿托虑于禅门,澄心于定水。制情猿之逸躁,絷意马之...(术语)阿惟越致Avaivartika之略。译言不退。不退转菩萨正道之位也,以名初地之位。...佛说雨宝陀罗尼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问: 我是一名大学生,9岁就皈依佛门,现在念英语本科。我想问一下,为什么还会在学习中有很多杂念与烦恼呢?学习一...
人生的每一种境界,都是修行,修什么呢。修谦卑。记得以前想要建设一个观音殿,那时太年轻气盛,总觉得自己很行。而...作为一个人,能够学佛,走佛法正道,是很有价值的。你们作为佛子,用网络来宣传弘扬佛法,使想了解和学习佛法的人通...如果你在一个平凡的家庭长大, 如果你的父母还健在,不管你有没有和他们同住: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妈妈的厨房不再像以...
蕅益大师的时代是在明末清初,他是我们莲宗的九祖,也是整个中国佛教史上非常杰出的一位祖师。他有一个字号就叫做西...一个人如果整天带着抱怨的心情工作,不但工作效率低,还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长此以往,吹毛求疵,抱怨和牢骚的不...一、人类的特胜: 一般来说,人虽自尊心极强,却都看轻自己,觉得自己太渺小,不肯担当大事,为最高理想而努力。这...
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就是信愿念佛,而信愿念佛实在是一件易行难信的事,不探经教,无以登堂入室。如果信愿不深,也就...
烂脱
【佛学大辞典】
上篇:惧曩 | 下篇:蜡印 |
(名数)无用之布缝缀之五种僧衣。有施主衣,无施主衣,往还衣,死人衣,粪扫衣也。...
比丘受请许请之相
欲界二界分斋差别
趣三菩提
檀林宝座
南方宝生部
过去
僧肇(384,一说374—414)
真现量
德用
意马
维越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为何有时会有轻生的念头

【推荐】谦卑是修行人一生的功课
惟贤长老《学佛的基本精神》
你留意过自己的父母吗?(子女必看)

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
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
印顺法师:唯人为能学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