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名)Pāśa,译曰罥索。梵语杂名曰:“罥索,播舍。”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出世间道者,谓于修道中法智类智品所摄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如是八智相于见道中已广说,及彼相应三摩地等,或未至定所...(真言)五佛行者授灌顶之印言也。莲华部心轨曰:既次加持身,次应授灌顶五如来印契,各如三昧耶(言三昧耶之印),...【清净业】 p0959 瑜伽九巻九页云:谓此法异生、于圣教中正决定者、不犹预觉者、所有善业。...(一)梵语 nava-yāna-sajprasthita。又作初发意、初发心、新发心。略称新发、初心。即新发菩提心而入佛道之谓。新发...(界名)诸佛报身之净土也。为宝莲华所成之土,故名。略曰华藏世界。释迦之华藏,华严经所说是也,弥陀之华藏,观经...(经名)一卷,吴支谦译。有贫穷老女,请问生老病死五阴六根六大等自何所来。佛答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兼说缘生之众...【内垢】 p0365 瑜伽八十四卷十七页云:言内垢者。谓于怨意乐坚持不舍故。...(界名)十八界之一。六识心王及八识心王,自持其体,而与他差别,故名识界。...凡二十卷。南朝梁代陶弘景撰。为道教经典。收于道藏第六三七至六四○册。“真诰”即真人(神仙)口授之意。本书系将...(人名)竺昙摩罗刹Dharmarakṣa,竺姓,名昙摩罗察,译曰法护。月氏国人,译正法华者。高僧传一曰:晋长安竺昙摩罗...(术语)弥陀之极乐国土,为报土、为化土,诸宗各有异论。天台净影谓之化土。道绰善导谓之报土。慈恩或唯谓之报土,...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夫修善福臻,为恶祸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鲜。既共生此...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 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 与佛教相应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耶ye 2)南na 无mo 阿a 唎li 耶ye 3)婆po 廬lu 羯jie 帝di 烁shu...
怎么样才能给父母亲带来光荣呢?印光祖师说,我们应该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世上的人不这样做就...
问: 《无量寿经》里说,正心正意,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难道在这个世间受一次八关斋戒,参加...
一位国王,为了抵御邻国侵扰,而训练一批精锐的良马,邻国自知不敌良马而退散。 国王便想:当初饲养良马,是为了退...
一位刚从领导岗位退下的老居士来看望清净,诉说自己近来的苦闷。老居士讲了下台后的失落,讲到自己有位下属,过去对...
为什么这个业力在得果报之前还有机会?我们来看看种子的六种含义: 一、剎那灭─谓体才生,无间必灭,有胜功力,方...
农历正月廿一是净土宗第九代祖师蕅益大师圆寂日。蕅益大师生活在明末清初,这是一个国土板荡、风雨飘摇的时代。但即...佛法中你犯了戒,有罪就要忏悔,忏悔才安乐。但是不可想:犯了戒,只要跪跪斋堂就没事了。如果有这种观念就大错特错...
(第一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
播舍
【佛学大辞典】
上篇:播尼 | 下篇:播磨 |
(人名)依叹佛功德而感得口中香气之比丘也。释门归敬仪曰:香口比丘,报由叹佛。正业所感,为人所名。智度论十一曰...
出世道
五佛灌顶印明
清净业
新发意
莲华藏世界
老女人经
内垢
识界
真诰
竺昙摩罗
极乐报化
【大藏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大藏经】大悲咒注音版

父母都应该教育孩子记住这四句话

受一次八关斋戒,就超过极乐世界修一百年吗

心常耽五欲,迷荒不能觉

怎样才能让自己不受伤害

为什么业力在得果报之前还有机会

流水有心终汇海——蕅益大师略传
妙莲老和尚《涂粪喻忏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