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三学之一。发增胜智慧之学。又增进智慧之学。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瞋者,于诸有情苦及苦具心憎恚为体,不安隐住恶行所依为业,不安隐住者,谓心怀憎恚多住苦故。...(术语)我国净土门所依之佛说无量寿经,有十二代之译:第一译,无量寿经,二卷,后汉安清译。已亡。第二译,佛说无...【囖菟罗国】 p0950 西域记四卷七页云:囖菟罗国、周五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土地膏腴,稼穑是务。庵...梵语 vandana,巴利语同。音译末捺南、末弟、和南、婆南。恭敬礼拜之意。又作礼、礼敬。即起恭敬心礼拜三宝。大乘...(印相)竖左右十指,而指掌共合,谓为莲华合掌。凡行法最初为此印。其所以然者,古来相传,此印名为本三昧耶印。我...(天名)旧称功德天。新称吉祥天。本为婆罗门神。而取入于佛教者。父德叉迦,母鬼子母,毗沙门天之妹。功德成就,与...【中有可转不可转】 p0362 大毗婆沙论六十九卷十四页云:问:中有可转不可转耶?譬喻者说:中有可转。以一切业,皆...(譬喻)身譬车,识比牛。智度论十九曰:如车有两轮,牛力牵故。能有所至,二世因缘,以成身车。识牛所牵,周旋往返...(一)教法上之分类用语,与“方便权假”对称。天台判教以藏、通、别三教为方便之教,而以圆教为真实之教。 (二)实修...(仪式)禅林之语。与通常所言下火同,别曰秉炬者,因秉炬语长,下火语短,下火一人行之,秉炬数人行之。行荼毗式时...(名数)法华经一部有二十八品。经论之篇章谓之品。...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一群目瞪口呆的屠宰场工人,拒绝宰杀一只跪地求饶的大水牛。 人类一直以为动物是不会哭泣,可是那只水牛真的像个婴...
我们修行无常无我以后,最后的结果很重要涅槃寂静,这是解脱道的一个很重要的相貌寂静相。 戊三、涅槃寂静 涅槃者,...问: 虽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在生活中如何智慧觉照?如何觉照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大安法师答: 这...
业障越来越重,智慧就越来越薄,福报就越来越浅。于是对正法,就越难以产生信心;没有信心,对因果、对轮回,他听了...
参禅贵实践,要真参实悟,才能得到受用。所谓真参,就是要在不落言诠、寻思、拟议处用功;所谓实悟,必须悟在无所得...问: 烦恼心虽在当下放下,过一会儿又上心头。请问心要如何真正放下?所谓当下大彻大悟,是悟了什么呢? 中台禅寺答...
关于精进修行,外道都很强调这一点。有一个修仙道的,拜了一个老师。老师先给他一个木钻子,然后有一块很大的石头,...
现在的众生是末法的众生,业障很重。对比自己,会发现我们就属于业障重的众生。烦恼妄想特别多,心想宁静下来,想制...
增上慧学
【佛学大辞典】
上篇:增上心学 | 下篇:增上慢声闻 |
(术语)又云重愿。谓法藏菩萨前立四十八愿,后更立三誓也。又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七愿誓名号三誓中重誓名声超十方,故...
瞋
五存七欠
囖菟罗国
敬礼
莲华合掌
吉祥天女
中有可转不可转
识牛
真实
秉炬
二十八品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水牛含泪下跪求饶

何谓「涅槃寂静」
在生活中如何智慧觉照

吃动物的肉,迟早要还的

以无心之法对治妄心
心要如何真正放下

修行必须常行精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