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Māra,译曰鳄鱼。名义集二曰:“摩罗,善见云鳄鱼。”恐为失收摩罗(Śiśumāra)之略。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心所法之名。梵语曰毗遮罗Vicāra,旧译为观,新曰伺。细心伺察事理也。俱舍七十五法中,八不定法之一,唯...又称十五种因缘依处。即唯识宗之随说因等十因所依之处。(一)语依处,指与法、名、想而起之语性,依此处而立随说因。...【七种止息违犯诤事】 p0065 瑜伽三十三卷七页云:又有七法,令诸苾刍所起违犯诤事止息。余如摄事分中。当说当...中国佛教律宗祖庭。位于西安城西南之终南山丰峪口内。初建于隋,盛于唐。道宣曾在此潜心著述,创宗立说。据宋敏求《...谓俱生我执与分别我执。(一)谓于五蕴等法中,强立主宰,妄执为我,与身俱生,称为俱生我执。(二)谓于计我法中,分别...(术语)沙弥之异名,又通于有发童子,凡童子之性,天真烂漫,故云真,若准汉语则当云真童,今准梵语故曰童真。玄应...谓有善法。名薄伽梵。成就无上诸善法故。或修善法。名薄伽梵。已修无上诸善法故。又佛世尊。圆满修习身戒心慧。成就...(譬喻)佛之说法,能断烦恼,故以剑为譬。无量寿经上曰:执法剑,建法幢。同嘉祥疏曰:剑有斩斫之用,内合佛说法以...指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等六种作用。触,乃与一切心、心所法相应,而能使其触对于境之精神作用;即为...(943~1027)宋代曹洞宗僧。湖北江夏人,俗姓张。礼金陵崇孝寺智通出家,后游化诸方,至湖南梁山参谒缘观,承嗣其...寺之异名。又称金刚净刹。系以金刚比喻寺庙之功德,故称之。僧史略卷上(大五四·二三七上):“案灵裕法师寺诰,凡...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地藏十轮经...两位梵志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声,引来好奇的人们上前围观。 佛陀历经三只修福慧,百劫修相好,其福德智慧乃三界中...昔时,佛在舍卫国为天人说法。当时舍卫城中有一位婆罗门长者,虽财富无量,却不好布施,悭贪不舍。每到用餐时间,必...(一) 为了成就世间法而息隐住山,乃学佛人之过失。 (二) 身为领众而只作自利之事,乃学佛人之过失。 (三) 佛学虽博...
《阿弥陀经》说: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什么叫多福德?不是说我们自己修行就能修到多福德,多福德是你能够...化缘回来的路上,涉过一条河,又攀上一座大山,小和尚有些累了,就要求坐下来歇歇。一同回来的老和尚就依了他,二人...
给大家讲个朝三暮四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有个宋国人,养了一群猴子。猴子们特别聪明,可以帮他干一些活。但遇上饥...
就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的腿是怎么摔断的?就是我过去杀的畜生太多了,虽然有的我并没有亲手杀它们,但却是因我而...
根据佛教经典的记载,我们现在所处的时期是末法时期,所谓末法时期就是佛教教法衰微的时期。但是很多高僧大德反对这...
摩罗
【佛学大辞典】
上篇:摩蹬伽仙人 | 下篇:摩罗提 |
亦名:序教兴意 子题:律藏五例、性戒文缓而义急、遮戒一往制止有益便开 行事钞·序:“第一,序教兴意。(一、通明...
伺
十五依处
七种止息违犯诤事
净业寺
二我执
童真
薄伽梵
法剑
六触
警玄
金刚刹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谁是世第一
跳脱轮回识因果
学佛人的十八项过失

越三祇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
究竟还有什么是属于我们的呢

「朝三暮四」成语的由来

广化老和尚亲述杀生的现世报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