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旧译曰大心,又曰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有作佛大心之众生,即菩萨之通称也。智度论五曰:“摩诃名大,萨埵名众生,或名勇心。此人心能为大事,不退不还大勇心故为摩诃萨埵。”同四十五曰:“摩诃秦言大,萨埵秦言心,或言众生。是众生于世间诸众生中第一最上故名为大。”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言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言众生,则大众生也。”法华玄赞二曰:“萨埵有情义。”梵Mahāsattva。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问:‘约情七支,摄戒尽不?’答:‘(一,摄尽)尽。通收故。如打搏等,落杀戒中。(二,摄...(杂语)佛事时撞打之,故曰梵钟。九乳者,钟之上部周围作乳状,突出者,通例一行有五乳。...乃指天台宗所谓劣应身与胜应身之二应身而言。(一)劣应身,乃对十地以前之凡夫与二乘所应化示现之佛身。(二)胜应身,...(寺名)俗名潭柘寺,在京城正西七十里,潭柘山前。始创于晋,清康熙三十一年赐金重修,宏丽轶旧观。行宫参差,有舍...(杂名)四轮王之一。感得铁之轮宝,统御南阎浮提一洲之帝王也。至增劫时人寿二万岁出现(智度论),或于减劫时人寿...【三界系法】 p0189 大毗婆沙论七十七卷三页云:复有三法。谓欲界、色界、无色界系法。问:欲界系法、云何?答:欲...(譬喻)譬智于目。比行于足也。智度论八十三曰:譬如热时清凉池,有目有足皆可入。法华玄义二曰:智为行本,因智目...(公案)廓然而无圣谛之意。景德传灯录第三菩提达磨条曰:帝又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师曰:廓然无圣。此一句古来称...(术语)三种般若之一。观照实相之理之智慧,即般若之身体也(般若译曰智慧)。肇论曰:观照般若,照事照理故。法藏...(术语)又曰讪底。四种悉地之一。译曰息灾法。妙吉祥平等观门大教王经略出护摩仪轨曰:讪底,此言息灾。千手千眼观...(术语)利益众生也。心地观经七曰:如是四行趣菩提路利生根本。寄归传二曰:修行利生之门,义在存乎通济。...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问: 弟子无意中破了五戒的酒戒和食鸡蛋。如果受持不住,能否在阿弥陀佛前舍五戒? 宏海法师答: 首先要明确,受了...
人除了物质生活以外,还要重视心灵的净化与提升。假使只知道纸醉金迷、花天酒地,无论拥有多少财富,心灵始终是贫穷...问: 如何择法择师? 智慧法师答: 《瑜伽师地论》里讲的,善知识有八种德相:何等为八?谓如有一安住禁戒,具足多...一个人忆念观世音菩萨时,为什么你的贪嗔痴会淡薄?因为观世音菩萨在因地时他有这部分的功德。所以你跟他的功德一接...人往上爬,水往下流这是物各有其性。人不往上爬那是没有志气的人,水不往下流除非是有物把它堵起来,这是很浅显的道...
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有十二条: 一、脱离病苦 《药师经》说,若有人想要解除疾病之痛苦,那么应受持八关斋戒。...
我们平时散乱、修行不够精进,是因为没有修好寿命无常的缘故。正如佛陀所说:一切足迹中,象印为第一;一切思惟中,...要出家就没有远和近,就要发起心来,慈悲喜舍四等心遍布在一切众生身上,这样出家无家才能以大家为家,以众生的心为...
摩诃萨埵
【佛学大辞典】
上篇:摩诃罗伽 | 下篇:摩诃萨埵以身施虎 |
即指本性住种性及习所成种性二种。种性为梵语 gotra 之译。又作种姓。系唯识系及如来藏系典籍所用之术语。 瑜伽师...
具戒境量摄戒尽不尽
九乳梵钟
二应身
岫云寺
铁轮王
三界系法
目足
廓然无圣
观照般若
扇底迦
利生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五戒受持不住能舍戒吗

以善摄恶,治贪欲病
如何择法择师
拜佛、念佛就是广结善缘
源断流枯

受持八关斋戒的12条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