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于说戒日或自恣日以自己所犯之罪科向他说之。所谓自首请恕也。梵曰阿钵底钵喇底提舍那Āpatipratideśana,义净三藏译为说罪,旧言忏悔。寄归传二曰:“梵云阿钵底钵喇底提舍那,阿钵底者罪过也。钵喇底提舍那即对他说也,说己之非,冀令清净。自须各依局分,则罪灭可期。若总相谈愆,非律所许。旧云忏悔,非关说罪。”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外医治论】 p0492 显扬五卷一页云:外医治论,谓外医方。...凡三卷。又作芝园遗编。北宋僧元照撰,道询编集。收于卍续藏第一○五册。内容包括卷上之戒体章、持犯体章、大小乘论...【阿那】 亦云安那,此云遣来,入息也。...亦名:尼师坛制量、尼师坛尺量 子题:更增半[打-丁+桀]、人一[打-丁+桀]手一尺、不割缕净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禅林用语。意即自己本来面目原本具足,何必向外四处寻问师家。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二中):“江北江南问...(术语)道法技术,通于内外世出世之法者。无量寿经上曰:博综道术,贯练群籍。嘉祥疏曰:五明道术。...【菩萨止观】 p1128 瑜伽四十五卷四页云:此中菩萨、卽于诸法、无所分别;当知名止。若于诸法胜义理趣如实真智、及...【自他差别识】 p0600 世亲释四卷二页云:自他差别识者:谓依止差别。此用前说我见熏习差别为因。无性释四卷二...(一)指唐译摄大乘论卷上所举之三种习气,即:名言习气、我执习气、有支习气。(参阅“三种习气”658) (二)薰,即薰...(名数)一、胜义不善,由真谛之实义,定不善之义也。依此义,则一切之有漏法即生死法,总为不善。以此中虽有善有不...(术语)成实论所说三假之一。一切有为法,悉由因果相续,而至视如假有,其实体无也。...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龙藏本)...
业缘就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受业力所牵引,有种种的因缘,最重的因缘就是为生计所迫。为了生存,我们必须要忙碌,必...有一个农夫,礼请无相禅师到家里来为他的亡妻诵经超度,佛事完毕以后,农夫问道:禅师!你认为我的太太能从这次佛事...
得生彼国,有五因缘不退。云何为五。 一者,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持,故得不退。 二者,佛光常照,故菩提心常增进不退...佛在《地藏经》中说,如果未来世诸众生等,或者在梦中,或者在醒过来时,他会见到诸多的鬼神,以及鬼神千奇百怪的形...第一条、地藏经全称是什么? 答:地藏菩萨本愿经。 注:此答是依一般常诵本的题名。 第二条、地藏经是何人所开示的...
说四众过罪,它罪业的成立有四种条件: 第一个,因:要有说罪之心。 宣说对方的过错,什么样的情况叫作犯罪动机?在...佛源老和尚二三事(一) 这段时间,我协助冯先生编修《云门山志续编》,看见佛源老和尚在生活中所表现出的一些古禅...
八万劫后,未脱鸽身,这也是一个佛经典故了。有只鸽子,被老鹰所追,正好碰到佛与舍利弗在一起。这只鸽子先躲在舍利...
说罪
【佛学大辞典】
上篇:说无垢称经 | 下篇:说尽苦道无所畏 |
天台宗所说空、假、中三谛中之假谛的别名。...
外医治论
芝苑遗编
阿那
坐具制量
问王老师作什么
道术
菩萨止观
自他差别识
三种薰习
四种不善
相续假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以净土法门作为自己安心立命之所
自私的回向

往生极乐世界,有五因缘不退
经常梦见鬼神或已故的亲人是怎么回事
莲忏法师《地藏经简答100条》

说四众过罪的四个条件
佛源老和尚二三事
